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这是省委赋予成都新的历史责任。立足西部、放眼全国,负重前行的成都一路思考: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这样宏大的“题材”,应该分解出怎样的深刻内涵?
“发展领先,重在惠民为先!”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再次奏响持续“改善民生不懈怠”的强音。成都深知,“宜人成都”的发展愿景,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折射,而是和谐幸福的心灵根基。
而在民生事业中,教育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学有良教”的一个个生动故事,正在成都大地上浇灌出希望的花朵。
□本报记者 刘莉 文/图
年底公益性学前教育覆盖率可达50%以上
2012年成都的开局,便与教育密切相关。
2月6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二、三圈层公益性幼儿园名单,总数达到397所。“公益性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收费,并享受政府补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益性幼儿园不得收取除保教费和伙食费以外的其他一切费用。
今年8月,成都又出新规——今秋开学起,成都市幼儿园只准收保教费、全托幼儿的住宿费、伙食费、校车接送费四项服务性费用,允许代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包括“建园费”、“兴趣班费”等,不得在学期中提高收费标准。
10月,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再次重申,将组织专项检查,力保新政执行到位。
……
密切关注学前教育,剑指 “入园难”、“入园贵”,可以一窥成都的思路。去年,学前教育首次被单列纳入成都民生工程项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各区(市)县已新增62所公益性幼儿园,其中中心城区已新增50所,郊区(市)县已新增12所。按此进度,年底全市公益性幼儿园将达到500所,公益性学前教育覆盖率可达50%以上。
5.48万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
“得到这么多帮助和关心,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报答大家。”成都市机投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冯渝面带微笑,自信开朗。
就是这样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却曾经因为家境困难而十分苦恼。冯渝来自成都市一个低保家庭,一家四口的生计仅靠父亲一人打工挣钱维持。得益于成都的教育助学政策,学校为冯渝减免了每个月的生活费,还为她提供了牛奶券,可以每月领牛奶。
“我的生命里充满了爱。”小小年纪的冯渝,用这样的描述,浓缩出成都这座宜人城市的宽容胸怀。
今年以来,成都对符合条件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两类高中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共核实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5.48万人,落实资助资金3150.34万元;对全市5.9万名符合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条件学生,按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的标准予以资助;对成都户籍并在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学生,发放每人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
与此同时,成都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旧马不停蹄。据介绍,2012年春季学期,该市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946387名学生的学费,免费向941394名符合条件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做到了“应免尽免”;对2.1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住宿的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做到了“应补尽补”。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未来“世界公民”
整合利用全球教育资源,全面启动教育国际化先导区建设,5年后,90%的教师能用外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实施“世界课堂计划”,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未来 “世界公民”……今年4月,作为全国首个“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成都市武侯区在全国率先启动教育国际化五年行动。
这是全国第一个可行性教育国际化实施方案,该计划的形成将填补基础教育国际化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根据行动计划,今后五年,武侯区将累计投入2.5亿元,实施“八大任务”,完成“三十项目标”,计划到2016年,率先建成中西部地区区域教育国际化高地。
显然,武侯区的探索,是成都打造国际化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成都教育水平不断攀升的缩影。
事实上,梳理成都市民生工程的项目,国际化元素已在教育事业中愈加明朗。
以职业教育为例,成都市正同步推进多个“国际化”项目——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与德国威斯巴登手工业培训中心共建实训基地,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与奥地利经济促进学院共建成都国际焊接培训中心……
用国际化的视野,拓展教育事业的空间。成都立足“国际标准”,让城乡孩子能够共享文化雨露,让身有缺陷的特殊孩子也同样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今年,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农村留守儿童“寸草心”家园建设29.5万元资金已到位,下半年将实施建设工作,确保年底“寸草心”家园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此外,全市已建特殊教育学校(中心)21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1个,随班就读班(点)612个,在校残疾学生4885人。
【记者手记】
教育就是希望
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希望。
围绕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主题,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改革,2012年,成都的教育惠民再次实现了跨越发展。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普教、职教还是幼教、特教,行走于各个学校间,记者感受到了这种成效。当天真可爱的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会人生中第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当渴望读书的孩子因得到资助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在特殊的教育环境中找寻到自己的爱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近年来,成都将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还需要迈得更大,城乡教育均衡化广度与深度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教育的国际化正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高度重视、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是保证教育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而挖掘以上空间,除了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新闻推荐
“既然盖子已掀开,就应当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白酒生产工艺。”10月16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酒精工业2012年年会上,面对各界对白酒添加食用酒精的关注,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王琦表示,食用酒精一般为粮食发酵...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