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丹
10月22日,成都市交管局对媒体公布了尾号限行两周后的成效:10月8日成都实施二环路(含)至三环路(含)之间区域汽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后,目前成都城区主干道车速明显提升,交通拥堵路口数量下降近六成,缓堵效果明显。
[记者体验]
周一早高峰几个传统“堵点”都通畅
10月22日上午8时许,家住成都三圣乡的市民郑雅茗从家中出发,前往位于市中心的单位上班。10多分钟后,她顺利坐上133路公交车,并在8时30分换乘了56路公交车。上午9时20分,郑雅茗抵达单位。
“国庆节后,每天上班时间可以节约一半,基本不堵车了。”郑雅茗认为,这与成都新的“尾号限行”措施的实施不无关系。现在,从她家到地铁2号线又有了公交车“无缝对接”,更方便了。
同日8时许,记者驾车从位于限行区域的龙腾西路出发,经红牌楼立交入城,经过武侯祠大街、红照壁路口、天府广场到达总府路,沿途的几个传统意义上的“堵点”,当天都比较畅通。只在高升桥路口排行3分钟等待,全程11公里共计耗时35分钟,比限行前同时段出行,耗时减少了至少10分钟,车速提升不少。
[数字佐证]
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30%
昨日,成都市交管局科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统计显示,成都城区交通出行总量有效削减,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30%,公交车运行速度提高约13%。
交警部门根据对限行前后中心城区主干道车速的抽样调查表明,成都城区除施工路段外,绝大部分的主干道,车速都有了较大提高,平均车速均提高了30%以上。公交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除了二环路施工路段外,中心城区各条主干道的公交运行速度在限行之后都有提高,其中人民路和蜀都大道的公交车平均车速提速明显,分别提高12.11%、14.65%。
车速提升的同时,成都城区早晚高峰期,交通饱和程度明显降低。比如早高峰消退时间较以前明显提前,高峰持续时间缩短了15至30分钟。
同时,群众拥堵报警数量日均减少近六成,交通拥堵路口数量下降56.25%。与9月同期相比,主干道平均每天拥堵次数从192次,下降至限行后的84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向朝伦)10月19日,成都纺专校企合作再掀新篇,由该校与服装巨头雷迪波尔服饰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雷迪波尔服装学院挂牌,由企业负责人出任服装学院院长,今后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