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婧
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西博会上,产业转移带来的“西进”浪潮中,西部省份主动往南亚、中亚及中东地区发展,也已成为一个共识。连日来的各类投资说明会、推介会上,众多西部省份蓄势待发打造某一个片区经贸“桥头堡”的期盼愈发急切。
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产业基础……这场正在掀起的新一轮产业拼杀与扩张中,成都力拔头筹。9月26日,西博会的分展场、成都国际商贸城博览会上,首个国外商品交易区落户国际商贸城。商贸城负责人表示,“这让成都乃至四川,有了南亚国家商人们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合作平台。”
成都将建10万平方米“南亚馆”
“斯里兰卡—中国贸易投资商会已与成都国际商贸城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前者将引入20家以上斯里兰卡优质珠宝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长期进驻成都。”这是成都首个常设的国外商品交易区。
目前,商贸城在市场的主入口处专门设立了约5000平方米的斯里兰卡展区,“便于斯里兰卡商人长期展销珠宝和红茶等特产商品,同时也方便他们驻点采购‘成都造\’等中国商品。”
这一斯里兰卡专区,以及正在对接中的尼泊尔中药材专区,都是国际商贸城“南亚馆”的一部分。据介绍,为巩固成都与南亚之间的经贸合作,成都将依托国际商贸城,建设10万平方米的“南亚馆”,“预计明年正式投入运行。”
首个常态化的国外商品交易区的设立、全市最大商贸集散地的背景,都表明,成都有意奠定自身在南亚商贸基地、中国西部进出口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
直航线路有望新增合作更便捷
该分展场吸引了包括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七个国家组成的近200人的商贸代表团前来采购和展销。数据显示,七国商贸代表团与中方的商品成交金额达6亿元左右,尤其18家斯里兰卡参展商,借助专区“主场”优势,为其特色珠宝也觅得不少好买家。
70多家尼泊尔企业则是为当地大型百货连锁店“中国屋”采购商品而来。尼泊尔商贸代表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造”的小商品、皮具、箱包、工艺品在尼泊尔特别受欢迎,目前国内已有的5家大型“中国屋”连锁已不能满足国民需要,未来2至3年,该连锁规模将超过十家,投资与货物采购规模将达到数千万美元,“四川绝对是最重要的采购地。”
“西部唯一一条直飞印度班加罗尔的航线”是成都吸引南亚客商的关键因素。一位斯里兰卡的商会代表告诉记者,以前南亚商人经停成都去浙江义乌采购,“往返机票5000多元,货物中转也至少3天”,而如果能直接在成都采购所需货品,无疑是最佳选择。
据成都南亚经贸合作促进会负责人陈晓透露,今年底,东方航空公司还拟开通成都至斯里兰卡的直飞航班,“这让四川与南亚各国的交流合作更为便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泽文)日前,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成都市音乐家协会、四川省合唱协会承办的“颂歌献给党”暨第二届“田园成都”合唱邀请赛决赛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14支参赛队伍以《太阳出来喜洋洋...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