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全和他的电动汽车郑守全在大划镇上班。由于工作原因,他需要一辆汽车。上网查资料、找朋友咨询,经过详细对比,他去年买了一辆奇瑞QQ3EV电动汽车。他介绍,这是成都市首辆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因为这辆车和普通燃油汽车一样,可以正常办理上户、缴纳保险等业务。
买电动车是为了省油钱
其实和型号相似、性能接近的燃油汽车比起来,电动汽车并不便宜,那郑守全为什么买电动汽车呢?
“这车太省钱了。油价越来越贵,最省油的车一公里都要耗费五六角钱,而我这辆车充一度电能跑十公里,一公里的电费只有六分钱,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就够了。”
郑守全的账算得很细。他说,燃油汽车油费支出一年一般上万元,还有保险、维护等费用,开支大概要占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他这车每年只缴纳交强险就可以了,还不用交车船税,维护保养费用也基本不需要,开电动车的支出只占工资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三十分之一,真的省了不少钱。
上户和普通车一个样
说起给电动汽车上户,郑守全说,当初还闹出很多笑话。
开始他并不知道电动汽车需要上户,后来被交警拦下,告知这类车也需要上户。他开着车来到车管所,但是麻烦来了,没有车架号、发动机号,负责上户的警察也不知道这车该不该上户、怎么上户。无奈之下,办事人员把电话打到成都市相关部门咨询,成都市也不能确切回答上户的程序。户不能不上,郑守全只好自己到成都去咨询。为了帮他上户,成都市的相关部门借签其他试点推广省市的经验,并打电话到汽车厂家咨询,很快拿出一套完整的上户流程,他的汽车终于有了“户口”。
开电动车的感觉很爽
在约好的见面地点,郑守全开着车轻轻地停在正东张西望的记者面前。“这车和普通车外观完全一样嘛,我还以为一眼就能看出来呢。”记者说。
上车试驾,最高时速60公里虽然有点低,但是不上高速公路的话,也能完全满足日常代步的需要。车内空调、音响俱全,操作体验和燃油车没有区别。郑守全说,因为电池的重量比发动机还要重,所以这辆车比同样型号的燃油汽车略重一点,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开起来会“飘”。据他的体验,电动车的动力还真是强劲,有一次开车上白塔山,很轻松就上去了。“60公里虽然不够快,但是城市道路上本来就开不快。除了高速路,其他的路段上这个速度足够了。”郑守全说,“换个角度说,速度有限制了,安全上就更有保障了嘛。”
最重要的是,这车,它不排废气。在城市雾霾日益严重的今天,买电动汽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郑守全的话来说,咱这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电池———电动汽车的瓶颈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电动汽车的研究历史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电池的技术瓶颈始终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锂电池充电快、储电量大,但是高昂的价格使得推广并不顺利,目前高档电动汽车采用的多是锂电池。传统的铅酸电池使用量大,但是储电量相对较小,冬天这种情况更加突出,所以也不是十分理想的储电介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铅酸蓄电池依然是许多电动汽车厂家的选择。如果用户要求不高,铅酸蓄电池是能够满足需求的。铅酸蓄电池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起动性能好,易维护。
郑守全的这辆电动车,充一次电要10多个小时,充足电可以跑150公里。他做过简单的调查,很多人的大多数生活范围是在50公里内。尽管电动车有可能达不到150公里的续航能力,但是120公里肯定没有问题。在50公里的生活圈子里,120公里的续航能力足够了。
虽然对这车极其满意,但是郑守全还是有点遗憾。目前电动汽车还在推广阶段,“充电站”远没有加油站那么普遍。大多情况下,都要在家里充电。出个远门首先要计算电量够不够,不够的话那就只能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了。
郑守全说,现在他天天开着电动汽车出行,感觉真的很爽。如果哪位也想买电动汽车的话,可以找他咨询相关的事宜,他愿意帮这个忙。
(张世海)
新闻推荐
羊马镇近日围绕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精神,提出了力求“一马当先”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促进羊马新城早出形象、出新形象,争做崇州社会经济发展“头雁”的工作新思路。(刘瑞宇宋威)崇平镇3月1...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