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胡沛
核心
提示
对于乘客拿走航班上的红酒一事,昨日一家外国航空公司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航空公司对这一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航空公司已发放的面包、饮料等食品,如果旅客没食用完的,可以带下飞机,但如果带着六、七瓶酒下飞机显然不合适。”
小李是国内一家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航班上遇得最多的就是掉毛毯,乘客经常会将毛毯偷偷放进行李箱,有时候一个航班要掉几个。”
日前,有中国旅客在巴黎至武汉的飞机上私拿餐车上的6瓶红酒被微博曝光后,在网上引起热议,一些网友甚至要求“人肉”当事人。
而记者调查发现,航空公司遇到的旅客“顺手牵羊”情况非常普遍,被拿走的物品中以毛毯的“遗失率”最高。对此,航空公司方面也提醒旅客,飞机上提供的物品只限旅客在航班上使用,不得带下飞机。
新闻回放
“丢脸”丢到国际航班上
2月24日,法国艾黎欧传媒公司总裁文菲在通过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巴黎百合心”账号上发微博称:2月22日法国航空巴黎—武汉的AF132航班上,坐在她附近的两名中国籍旅客,在未经空乘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每人从餐车上拿了数瓶红酒,“两名中年男子一个坐我前面23排,一个坐我左边24排,背着服务员用一分钟神速拿了6瓶藏在储物袋里”,“我(看见后)说(你们)不能这样,他们醉酒后口出狂言说我不该管闲事,否则休想离开武汉。 ”据文菲介绍,法航空姐知道情况后,对拿酒的旅客说,不能自己拿,但可向空姐要,每人可以喝一瓶。 文菲还透露,其女儿看到也质疑说:“他们怎么能这样?”不料,两人不但没有收手,反而骂人,直到机长赶到并提出“我有权叫警察带走你们”,他们才作罢。而文菲也将其中一个男子拍下照片发到了微博上。
“这件事应该更多的是旅客个人素质以及道德层面上的欠缺。”昨日航空法专家张起淮表示。
昨日晚上6点过,文菲发布微博称,因为收到许多媒体的采访要求,已将事件全过程发到了网上,并且详细解读了拿酒过程。而对于两人是否将酒拿下飞机这一细节,记者向文菲求证,昨日晚间其在给记者回复的微博私信里称,“是否拿下飞机我不知道,因为机长将我换了位置,(他们)当时(将酒)藏到飞机座位背后袋子里一部分,机上喝掉了一部分,酒后才找麻烦的。”
昨日晚间记者在上述文菲发布事件经过的网站上看到,2月26日,法国艾黎欧传媒公司中国总部负责人称接到一位自称王姓和一位自称郑姓的中年男子的电话,对方要求找文菲,并声称自己是文菲之前微博爆料照片上的男子,但不是其爆料上称的坐在23排的乘客,而是坐飞机最后一排的乘客,同时表示对该次航班上乘客偷拿红酒事件十分愤慨。两名男子还表示,微博上爆料的照片对他们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要文菲删除微博,并出面来澄清此事,消除相关不良影响。在挂电话之前他们还说,如果文菲不出面摆平此事,将来其长沙公司谈判。该男子还说已经将相关报道存档,微博上公布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郑姓男子还称飞机上有监控视频,可以调出来作证。
公司看法
航空公司称:毛毯丢得最多
对上述事件。一家外国航空公司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航空公司对这一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航空公司已发放的面包、饮料等食品,如果旅客没食用完,可以带下飞机,但如果带着六、七瓶酒下飞机显然不合适。”
一家国内航空公司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机上的餐饮食品通常是按旅客数量配置的,乘务员只能在发完后还有多余的情况下,向有需要的旅客再发一些,不可能无限量供应”,“而餐食的配餐标准也根据飞机大小、飞机长远途来定。”
而对于酒水的发放,该负责人表示,一般是乘务员视情况而定,不可能让乘客喝很多杯,万一喝醉了影响飞行安全就麻烦了。
小李是国内一家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航班上遇得最多的就是掉毛毯,乘客经常会将毛毯偷偷放进行李箱,有时候一个航班要掉几个。”而除了毛毯以外,耳机以及不锈钢餐具也是另一个重灾区。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土耳其航空就曾因为毛毯质量超好,造成航班上的丢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土耳其航空最后索性在其航班上销售起了毛毯。
延伸阅读
飞机上的救生衣也被拿走
对于旅客顺手牵羊将毛毯、耳机、酒水等带下飞机,航空公司的态度更多的是无奈,但旅客如果救生衣带下飞机就涉嫌违法。
据媒体报道,1月28日,大连机场的安检人员在执行HO1166大连至上海和CZ6131大连至北京航班的托运行李检查时,查获2件航空专用救生衣。在发现情况后,安检员对旅客进行了仔细讯问。其中一名旅客说是在来大连的飞机上顺手拿走的,而另一名旅客则说是在外面商场买的。根据救生衣上印有航空公司的标志以及“严禁带离飞机”的字样,安检人员判定2名旅客偷拿了机上配备的航空救生衣,并根据规定将2名旅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对此,一位航空公司负责人表示,“民航飞机上配备的救生衣为航空公司所有,每件救生衣上都会有所属航空公司的标志。因此,不管旅客出于怎样的目的,都不得偷拿救生衣。航空救生衣属于一次性救生用品,并不能被反复使用。”即便救生衣没有被使用,也因为曾离开客舱,必须经过更为严格的测试和检验,才有可能重回客舱。而旅客偷拿救生衣这一行为更触犯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6条规定,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9条规定,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4条也规定,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新闻推荐
服务保障成都商报讯(记者赵素冰)物业管理今后也有“大品牌”了,这将让物业服务质量更有保障。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从即日起全市将推出和谐物管“品牌年”活动,评选出成都市首批品牌物业服...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