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碧红
在2月25日至3月4日举行的成都“两会”上,民生仍是最热话题。如何为群众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是代表委员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一卡通
提案:《关于启动我市多卡合一“市民卡”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成都市政协委员 刘林、杨果
背景:社保卡、公交卡、医院就诊卡、各种缴费卡……一张张磁卡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卡片带来更多便利,但存在携带不便、充值麻烦等问题,也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启用多卡合一的“市民卡”或“城市一卡通”,无论政策上、技术上、运营管理上经验均已成熟;而成都作为中国软件名城、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能力且有必要加快“城市一卡通”建设。
对策:因“一卡通”涉及众多部门,应由政府牵头,在各部门间建立协调机制,从技术、资金、管理上进行统筹推进;同时,对全市信息化卡发放工作进行统一扎口管理,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成都”。此外,“城市一卡通”还应等同身份证功能,在成都市范围作为身份确认的有效证件。
关键词: 餐厨垃圾处理
提案:《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三化”处理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成都》
提案人:成都市政协委员 张俊红、何长明
背景: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据调查,截止到2010年,成都市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为5090吨,其中居民家庭产出的餐厨垃圾量最大,达到3870吨。据预测,到2020年成都的餐厨垃圾将达到7245吨/日,264万吨/年。因此,加快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刻不容缓。
对策:成都应制定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和配套的监管措施,使《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尽快得到全面执行,并坚持从严查处;同时加快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准入制,严格控制综合利用加工点和回收中转站数量,倡导绿色餐饮消费,努力实现餐厨垃圾源头减量;此外,要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置产业化、资源化,制定餐厨垃圾加工成饲料、肥料的标准,探索在有条件的新建居住小区安装家庭食品垃圾处理器。
关键词: 恢复早市、夜市
建议:《关于再次呼呈恢复和规范中心城区“早市”、“夜市”的建议》
建议人:成都市人大代表 李玉兰
背景:“早市”和“夜市”,是城市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日常生活购物消费的主要范畴,也是一项便民惠民的重要项目。2012年,国务院就首次明确提倡建立“早市”、“夜市”,方便群众。此外,规范打造的“早市”和“夜市”,不仅让地方农副产品有了自产自销的市场空间,也能让国内外游客多一个流连之处。因此,成都应该尽快恢复和规范中心城区的“早市”、“夜市”。
对策:在三环路周边和城内背街小区,建立以街道社区为中心的“早市”、“夜市”规范建设专门机构,制定相应规定,挖掘临时场地资源,引导发展“早市”和“夜市”。建立宽松的准入机制,为自产自销的本地果蔬和小商品提供推销场地,规范场地低收费标准,实现商品让利于民,扩大内需的目的。
关键词: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建议:《关于建立“存取”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建议》
建议人:成都市人大代表 李玉兰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居高的成都市尤其是成都中心城区,养老需求非常旺盛。仅仅依靠政府或养老机构,都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养老重任。因此,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改变传统思路,整合社会各方力量。
对策:探索建立“时间银行储蓄和回馈”机制,建议社区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按做饭、洗衣、聊天等服务项目进行详细的分类登记。这些档案将存入“时间银行”,形成“服务储蓄”。今后当志愿者及其三代以内亲属需要时,可以“兑取”为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借此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芸涵)记者3月4日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2012年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验收合格名单正式出炉”,61所学校榜上有名。按照“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原则,成都市近年加强义务教育阶...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