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人痘到牛痘疫苗的飞跃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5-27 09:45   https://www.yybnet.net/

□尹曙光

全球首批戊肝疫苗日前运抵成都,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疫苗,意味着病死率在甲肝10倍以上的戊肝完全可以提前预防。疫苗是英文“vaccine”的译名,源自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疫苗———牛痘。“vacca”为拉丁文,意即牛。

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接触牛痘病牛的挤奶女工不会患天花。1796年5月14日,他选择自己生日的那一天,为一位8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防治了天花。两年后,他将成果发表为论文,成为免疫学的开端。此后,全球逐步推行牛痘接种,直到1980年,世卫宣布彻底消灭天花。普法战争时天花流行,接种了牛痘的普鲁士军队,只有278人死于天花。没有预防的法国军队,这项数字高达23400人。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中国已有预防天花的记载。取天花痊愈者的皮肤痘痂制为干粉,将其吹入健康人鼻腔,或用水调和干粉塞入鼻内,造成预防性轻度感染,从而免疫。但这种人痘接种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很不稳定,“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有人认为,最早提出“以毒攻毒”思想的可能是中国,并考证琴纳在提出牛痘接种之前是一位人痘接种师,8岁时因种过人痘而获天花免疫力,是人痘接种法推动了琴纳的发明,故免疫学并非起源于西方,而应首推中国。

且不说人痘的不稳定性,尚不足以支持起免疫学的整体理论架构,就是最初发现牛痘苗的琴纳也还处于经验性的阶段。到19世纪末,医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病原菌致病的理论,法国的巴斯德发现,在实验室里培养的导致瘟疫的细菌毒力减弱了,并可诱导出耐受性更强的细菌,最终研制出炭疽减毒疫苗。他和德国的柯赫创立起病因微生物学,才让免疫学有了稳固的发展基础。柯赫作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的发现者,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足见没有科学的观念和实验,疫苗和免疫学不可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它们只能是现代医学的必然结果。免疫学在中国的真正发展已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事,西方在此方面早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免疫学已发展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重组抗原疫苗等诸多种类,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我国现在从新生儿开始就注重疫苗接种,疫苗的研制与应用水平也与世界发达国家日益接近了。

新闻推荐

龙泉:成都地产第7区 借助汽车产业,一季度GDP领跑全省区市县

成都商报记者刘瑞国一季度,龙泉驿区GDP首次坐上全省所有区市县的“头把交椅”:全区GDP达到182.6亿元,同比增长17.8%,首次超过了高新区。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由县域竞争推动,即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人痘到牛痘疫苗的飞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