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诗记载杜甫罹患多种疾病● 诗歌“暴露”杜甫药农身份● 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八九处引用杜诗
“马鞭草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可治疗疟疾;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内热消渴。”前不久,杜甫草堂博物馆的茅屋旁,被一块块印着中草药图案和介绍的展板所环绕。这个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联合举办的展览以“你所不了解的杜甫——医药大师”为主题,向游客揭开诗圣杜甫不为人知的另一个身份——药农。
杜甫草堂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李霞锋告诉记者,杜甫的诗一向被后人誉为“诗史”,其中有大量自己贫病交加生活的描写,所以杜诗也是一份诗歌体“病历”。这份特殊的“杜诗病历”,不仅记录诗圣的身体疾病情况,也从侧面印证杜甫种药、采药、制药、卖药的药农身份。
“杜诗病历”记载,杜甫罹患多种疾病
“‘少小多病,贫穷好学\’的诗句,证明杜甫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李霞锋说,此后他旅居长安10多年,备受生活和精神方面的打击以致贫病交加。40岁出头就患了疟疾,随后又罹患肺气肿、风痹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公元751年夏末,长安城连续阴雨60多天,青苔连榻,蚊虫肆虐,39岁的杜甫不幸染上疟疾。在写给朋友的诗《病后过王倚印赠歌》中,诗人以“疟疾三秋孰可忍?寒热白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的诗句,详细描述疟疾对自己的折磨。李霞锋说,杜甫晚年在夔州写的诗中曾有“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一句,说明疟疾几乎伴随杜甫一生。
慢性肺气肿也与杜甫相伴终生。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杜甫的《进封西岳赋表》中写道:“常有肺气之疾”。此后诗中有多处描写自己身患肺病的辛苦。诗人晚年写的《返照》中,“衰年病肺惟高枕”一句更说明,他的肺病日渐加剧,以至于睡觉都不能平卧,必须高枕而眠。
“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言及他向朋友乞食求馔的句子,这除了生计穷困以外,也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李霞锋告诉记者,杜甫在53岁时罹患糖尿病。“杜诗病历”中,有10多首都描述了诗人的消渴症。“杜甫在给文学家元结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这里的长卿就是司马相如,也是位糖尿病患者。”
而根据“杜诗病历”记载,在杜甫晚年,糖尿病并发症逐渐出现。《清明二首》中“右臂偏枯半耳聋”,即说明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导致诗人右臂瘫痪、左耳失聪。
种药卖药,诗作曾被《本草纲目》引用
久病成医。由于常年患病又生活贫苦,诗人便自己种药、采药、卖药,不仅以药物来祛病,还作为生活的经济来源。
在被誉为杜甫求职简历的《进三大礼赋表》中,诗人曾有“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表述。李霞锋介绍,由于遭受奸相打击未中科举,诗人仕途失意,此后又因为父亲病故而失去了经济来源,过着“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的艰难生活。“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人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又一次重操旧业卖起药来,并且全家总动员。“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等诗句都是对诗人和家人采药、制药、卖药的描述。
公元759年,47岁的杜甫从甘肃来到成都,在浣花溪旁结草为庐,“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在这里,杜甫一共留下240多首诗歌。其中有不少记载诗人种药、制药,并利用食疗来治疗自身疾病的田园生活。“他在《高楠》诗中写道‘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李霞锋说,正是根据这首诗的记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茅屋前,开设了一片地作为药圃,还原诗人当年种药的场景。而“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则是诗人种药、制药的真实生活写照。
有趣的是,由于熟知药性、药理,杜甫还是个食疗高手。他将苍耳与瓜、薤一起食用,用以治疗风痹。听说乌鸡有除风湿麻木的作用,诗人便自己养乌鸡,“愈风恃乌鸡,秋卵方漫吃。”而根据《佐还山后寄三首》、《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等诗歌来看,诗人的药圃中应该就种有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引用了《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这首诗。李霞锋告诉记者,《本草纲目》中有八、九处引用杜诗,由此可见,杜甫的药物知识是极为丰富的。
死于牛肉白酒?杜甫死因成谜
公元770年,杜甫去世。但是由于史书上并无杜甫死亡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原因的记载,杜甫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据了解,目前关于杜甫死因,有被牛肉、白酒胀死说和食物中毒说,有酒醉溺水说,也有病逝说。
李霞锋说,诗人于公元770元所作的《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是引起胀死说和食物中毒说的原因,也是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争论杜甫之死的焦点。当时因为兵乱,杜甫南逃,却因为涨水被困在距耒阳40里的方田驿,饿了好几天。耒阳聂县令知道后,派人送去牛肉、白酒救助杜甫。
“因其被唐代的小说家进行戏剧化演绎,新旧《唐书》又将这个不负责任的演绎收入书中,将杜甫死因说成饿极被酒肉撑死的谬论广泛传布。而郭沫若也曾经考证,杜甫是因为所吃的牛肉因天热而腐败变质,食后中毒而死。”李霞锋表示,其实据研究杜诗的学者考证,在这首引起广泛争议的诗之后,杜甫又写了《伏枕书怀》、《暮秋将归秦》两首绝笔诗,证明诗人并未死于牛肉、白酒。
根据这两首绝笔诗和其子孙处理先人死葬经过的记叙,李霞锋推断,杜甫应该是在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的一条船上病逝的。“从现在的医学常识来判断,是因上了年纪又贫病交加,身体各方面机能及心力衰竭而死,终年58岁。”
□本报记者 张良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欣忆)3月25日,新希望六和食品公司与酒业连锁运营商1919正式签署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未来一年,新希望食品将与1919等线上平台、O2O渠道合作,实现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的转变。据双方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