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矛盾重重的中国纪录片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3-28 13:34   https://www.yybnet.net/

第五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3月21日在成都闭幕。作为亚洲最有成效的纪录片交易大会之一,本次大会云集来自全球各国各大电视台的决策者、制片人、投资人,为亚洲纪录片搭建起销售、合作、融资平台。

面对世界级的平台,中国纪录片人却喜忧参半:一方面,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接受纪录片,更多的创作者加入这个领域;另一方面,稚嫩的中国纪录片是保持个性,还是融入市场?年轻的创作团队是以我为主,还是要学习世界视角?可谓矛盾重重。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常雄飞

嘉宾

彭辉(成都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

戴年文(“北回归线”中国纪录片天使基金出资人)

崔真(第五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提案特别奖获得者、《丝路之南》导演)

A

现状矛盾:蓬勃发展VS疯狂跟风

常雄飞:根据央视纪录频道的数据,2013年,该频道全年覆盖观众9亿人,播出时长1.8万小时。在《舌尖上的中国》带动下,一批类似的国产纪录片纷纷出炉。中国纪录片是不是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彭辉:我国纪录片发展还是初级阶段,但已经出现同质化问题,出了一个“舌尖”就出来一大批“舌尖”。这些年我当评委,也看到很多这样的作品,有些连名称都不改,就打着《舌尖上的×××》,这种纪录片没有生命力。

崔真:跟风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一些制作公司和单位,想借着一些被市场认同的方式借力发力,认为按照这个方式去做,观众会买账;二是创作者本身业务能力、智慧不够,勉强为之,只能拾人牙慧。纪录片是能呈现更多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不一样,讲述方法也应该不一样。

不可否认,国内一些纪录片还在模仿国外的一些方法和经验,这并不是问题。但我们用什么样的历史观念来审视现在、过去和未来,这个是影响一个国家纪录片走向的核心。

陈晓卿:从央视纪录频道成立开始,中国纪录片发展向好,这个平台给了这个行业强大支撑。几部纪录片火了并不代表中国纪录片市场就很火,它们改变不了纪录片整体的生存状况。《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其实也很偶然,记得当初报送这个选题时,情形很寥落,几乎没人愿意拍。所谓红了,也只是在某个圈子和范围内。去年春节,《舌尖2》团队到贵州拍片,一户店家主人对我们说:我不知道什么《舌尖上的中国》,我只看过《致富经》。

B

制作矛盾:迎合市场VS保持独创

常雄飞: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怎样看待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彭辉: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我们走向世界,决非迎合世界。如果迎合世界,从商业上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但要流芳百世,让人们在几十年后记住你的片子,绝非是你的作品被卖到了国外,而是你的作品真实拷贝了当下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纪录片才有生命力。纪录片的价值绝非商业价值,而是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崔真:真实和价值并不是排斥的,关键是看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我筹备的《丝路之南》,在我看来,这条路生动地参与了全球文明进程,正是有了这条路,使得西方世界对印度乃至东方有了直观了解。当我们意识到,世界文明历史和这条路有直接关系时,价值自然就出来了。

陈晓卿:我认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电视上、电影院播出的片子。另一些是不曾公开播映的。大都是独立制片人的作品。我相信,后者更接近真实。

我常常会看完一些独立导演拍的片子晚上睡不着觉。这些好片子很多都是纪实题材,很难登上纪录频道这样的平台。因为电视台需要收视率,而直指社会现实的片子却不一定能带来高收视。

我也喜欢纪实题材,希望拍那些让人坐下来慢慢看、细细品的东西。在《舌尖2》的创作过程中,我努力尝试着贴近生活本质,将拍摄者的价值观和社会的“疼痛”通过温和的视角展示出来。

C

观念矛盾:门槛很低VS境界很高

常雄飞:在本届纪录片大会上,中国首支纪录片天使基金——“北回归线”正式成立。正是由于目前中国纪录片制作渠道不够完善,才促使这个基金成立。一部纪录片在起步阶段,到底应该怎么走?

戴年文:简单地说,“北回归线”就是一个平台。不管你是公司、机构、电视台,还是普通的纪录片爱好者,你有好的纪录片题材的创意就来找我们,我们负责找专家、业内人士一起对你这个创意进行讨论、修正。如果创意很好,我们会帮忙寻找合适的制作团队和播出平台。

基金将采取正常收入及版权收入两部分,来保障主创人员的收益,创作者将与投资方一同享有版权,其中创作者最高可享有投资收益的40%。

崔真:纪录片的门槛并不高,拍摄你可以用DV、手机。制作呢,软件也很多。平台更是有网络这样开放式的播放平台。

我们缺乏的是一种视角,一种语言。比如一个小学的班会,老师拍出来的影像和学生拍出来的影像肯定不同,因为看待这个事情的视角不同。我们真的不需要每一部纪录片都是宏大题材。

陈晓卿:中国纪录片高水平的创作人才比较匮乏,精品纪录片稀缺,有创意的纪录片更少。去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纪录片是用手机拍的,他卖的是创意,而不是机器设备。但现在国内很多纪录片导演却在拼机器、拼设备,结果拍出的纪录片却不见得好看。

培养纪录片导演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思想。纪录片的文化气息很浓厚,作为导演要始终坚持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这样才能拍出优秀的片子。

新闻推荐

武侯区纳税过百万元企业增至926家

本报讯(记者冉倩婷)近日,在武侯区举行的2013年度经济工作总结暨纳税大户表彰大会上,该区9家纳税过亿元和926家纳税过百万元的优质企业获得表彰。“我们希望通过表彰,引导和培育符合区域发展的高端优势...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矛盾重重的中国纪录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