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比亚迪在北京举办E6电动车的上市仪式。针对个人用户,本次北京上市的E6可以享受整车质保6年或15万公里超长质保,以及电芯终身保修;2月28日,江淮汽车宣布旗下纯电动车型和悦iEV4在上海上市,售价为16.98万元,按照国家和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计算,该车在上海地区的最终购车价为9.98万元,并可获得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而早在去年5月,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就宣布将进军中国车市,首家销售店落户北京,开启了特斯拉在中国的征程……
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也成为热议话题,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提案也为数不少。
这系列的动作,让人看到的是,不论是“外来者”,还是“本土者”以及决策层面,都已大举“新能源”旗帜,新能源汽车正在一步一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概念走入生活,这一次,新能源汽车真的来了。
□本报记者 李梓溶
政策利好新能源车一路快跑
回顾2013年,新能源汽车已然开始提速换挡,一路快跑。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7533辆,比上年增长39.7%,销量则为17642辆,比上年增长37.9%。
新能源车开始融入市场与利好政策不无关系。“2012年底,为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车,上海市出台了‘免费沪牌+现金补贴’的政策。”据上汽荣威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该品牌旗下的荣威E50为例,其动力电池容量为18千瓦时,售价23.49万元。按照当时政策购买,国家相关规定每千瓦时可补贴3000元,如此一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达5万元以上,而上海市财政补贴为4万元,消费者实际购买该款车只需要支付14万元左右。
助力新能源车提速的,还有今年2月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这一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文件还规定,现行补贴推广政策已明确执行到2015年12月31日。
利好消息不断传出。今年1月北京宣布,购买新能源小客车根据续驶里程的不同,将获得国家和北京市总共6.3万-10.8万元的财政补助,并将出台家庭充电桩的建设标准和政策。国家电网还将推动充电网络的布点建设,实现5公里充电圈。预计2014年建成约1000个充电桩。其后,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区域)。加上2013年底第一批的28个,全国数量已达到40个,共含87个城市。
新能源汽车也有广阔“钱”景
说到新能源汽车,不得不提特斯拉。“虽然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上,特斯拉并非领先者,其价格也居高不下,但它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特斯拉颠覆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规则,它让普通的消费者看到,纯电动车的性能完全可以与传统车一较高低。同时,也让车企领悟到,新能源汽车也是可以赚钱的车型。
车企开始纷纷站队“新能源”。2013年10月,江淮第四代电动车推出面市,11月开始组织生产,随后11月下旬线上线下同时启动销售;作为宝马子品牌BMWi的首款量产车型,i3于2013年7月在中国发布,预计2014年上半年进入中国市场。除此之外,还有奔驰smartfourtwo电动车、大众高尔夫电动版、高端新能源车型宝马i8,而雷诺、沃尔沃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已实施,沃尔沃去年4季度投产的大庆工厂,即可生产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另外,除荣威、比亚迪、江淮等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市外,其他国产自主车企诸如一汽、上汽、东风、长城、北汽等都有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计划。而外资汽车品牌,比如雪佛兰、日产、本田、丰田、大众等都已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的上市时间表。“201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开始真正市场化。”业内人士预测。
新能源车融入市场还需政策推力
位于成都市武侯大道上的成都怡安是江淮汽车的“老字号”4S店,3月20日,记者来到该店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纯电动车型和悦iEV4,仅能在上海和安徽销售”。“虽然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早已出台,但是各地的补贴细则却还没明确。此次上市区域由厂家确定,该车型目前只能暂时‘失约\’四川地区。”该店销售人员说。
而另一方面,今年1月6日《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正式通过。第二天,比亚迪就宣布旗下E6纯电动汽车、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天津上市销售,进一步表明了政府政策的导向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的极大推动作用。
不过,纯电动汽车要真正融入市场,还要靠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比如充电设施。据了解,目前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很多城市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比如,北京市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上海在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6000个;天津市计划新建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新建66个充换电站;合肥尝试新建小区“标配”充电桩;成都投资近5亿打造电动车充换电“10分钟圈”……
在政策和市场两头都“热”的情况下,今年新能源汽车是真正来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如何让老百姓全面认识城管?3月25日,成都市城管局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即日起至4月27日,将面向社会征集反映成都城管队员工作与生活的微电影剧本,开展微电影剧本创作大赛,增进广大市民对城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