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上7点,微信拍卖平台“周周拍”第五期书画艺术品拍卖正式开拍,38件中国书画作品吸引网友追逐。而在15日晚上,四川德轩2014迎春书画艺术品大型拍卖会“正道”夜场在成都举槌,175件书画珍品引发现场竞买人轮番竞价,场面甚是热烈。
艺术品拍卖正在走进“八小时以外”,将人们的业余时间整合起来,刺激文化消费欲望。不论夜场拍卖,还是微信拍卖,均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拍品,吸引不少人关注。
□本报记者 余如波
夜场拍卖:艺术圈外佳作也入拍
3月15日晚上7点半,在200多位竞买人的关注中,“正道”夜场正式开拍。“请大家翻开图录中第一件拍品,张大千的《行书七言对联》,起拍价6万元。”拍卖师话音刚落,场内的号牌便此起彼伏,经过近20轮竞价,最终落槌在30万元。
“正道”夜场主打古代、近现代书画珍品,其中包括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之作,也不乏乾隆、道光等清代帝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晚清重臣,孙星衍、林琴南、罗振玉等著名学者手笔。“德轩”负责人刘正元表示,“正道”夜场主推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作品,同时与日场不同的是,还关注艺术圈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佳作。
夜场拍卖起源于英国,以其独特的“拍卖文化”著称。法国女记者朱迪特·本哈姆-于埃这样描述:“它是一场高品位的演出,女人精心打扮,衣着华丽,男子大都西装革履,拍卖方人员则身着礼服。”国内的夜场拍卖首现于2007年,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分别开设了特色夜场,并视之为最重要的单元。
当然,夜场拍卖最受关注之处,还是极具市场关注度的拍品。记者获悉,今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拍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将推出常玉的《聚瑞盈馨》、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陈逸飞的《晨祷》等名家大作,估价大都在千万港元以上。
微信拍卖:新媒体促动的革新
所谓微信拍卖,就是拍卖方将拍品信息和图片等上传到公共平台及朋友圈里,竞买人通过关注微信公共号参与竞拍。
3月16日晚上7点,“周周拍”第五期书画艺术品拍卖正式上线。竞买人在微信公共平台上留言,写明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拍品序号、所出价格,然后根据公共平台上即时更新的最高出价,选择是否继续竞价。“微信拍卖的优势在于方便,竞买人随时随地都能参与。选择在晚间进行,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尝试。”“周周拍”负责人高松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除了微信拍卖平台工作人员,谁也无法知道完整的竞价过程和拍卖结果,这种过于私密的特性,有可能导致不透明操作的发生。同时,微信很难展现作品的高精度图片,在真伪和物流方面也面临问题,并且很难对交易数据进行跟踪和积累。
高松表示,目前“周周拍”正在尝试通过与艺术家签约,或者艺术家直接送拍的方式,来确保拍品的真实性。“网购七天无条件退货”,也可以纳入微信拍卖中。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经济学家马健认为,如果微信拍卖发展顺利的话,可以成为传统拍卖中电话委托参拍的有益补充,也就是通过微信参与现场实时竞价。这两者的结合,也许能成为缓解传统拍卖问题的新途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思忆)3月21日晚,由四川交响乐团主办的“系列音乐会”之“浪漫气质”将在成都艺术中心娇子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将由四川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司马健楠指挥,将演出比才的《法兰多尔》、格...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