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成都将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昨日,成都市建委发布最新编制完成的《成都市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技术导则》,指导县乡建设人员如何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据初步统计,全市范围内的传统民居共计3652户。
“这里面会讲到‘传统民居\’的概念,是指不够文保的级别,但形态很有意义的住房。”市建委村镇处负责人杜鸿雁说,他们前不久对全市范围农村房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涉及到传统民居并有一定保护意义的传统建筑,共计3652户:土坯房290户、石砌房24户、砖砌房255户、砖木房2677户、木穿斗406户。目前,这些建筑物还有待专业文物部门进一步鉴定。
杜鸿雁解读说,该《导则》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强调应对传统村落加强保护,“这种保护不是局限于一栋房子和一家人,而是一个村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指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形态,老居民还是住里面,只是对房屋修缮,改善原住民生活的条件,目的是以保护为主,避免村落消失,传承文化记忆,记住和延续成都的历史。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记者任宏伟)昨日上午,由成都市委宣传主办的“2014中国梦,‘聚\’成都———话剧进万家”正式拉开帷幕。在昨日启动仪式上,由本次活动组委会、清华大学四川校友会、四川传媒学院联合打造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