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赵素冰
核心提示
一个误区
大多数人以为,人们溺水时会拍打水面挣扎,并且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一个真相
更多时候人们在溺水时非常安静,因为他们已经处于一个缺氧的半昏迷状态
7大迹象 判断身边人是不是溺水
1
不会呼救: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然后才能说话。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
不会挥手:溺水者也无法挥手呼救。他们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者闭上眼睛。
4
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
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可能前倾。
6
发呆:有时,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或岸边。这时,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则需立即施以援手。
7
无声: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炎热的夏季来临,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游泳。昨天,一篇名为《多数父母不知道的孩子溺水迹象》广为传播,开篇第一句话就让人惊呆了: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却浑然不知。
这篇热传的帖子里写到,妈妈们遭遇一次孩子溺水时,孩子并没有呼救,只是有些发呆一样“站”在水里。
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大多数人溺水都是无声无息的。”已经有8年专业救生员经验的猛追湾游泳池救生组组长钱明提醒市民,少数人会在溺水时本能地拍打水面,但更多时候人们在溺水时非常安静,因为他们已经处于一个缺氧的半昏迷状态。除了不会游泳外,其他引起溺水的主要原因是:呛水、体能不支和突发疾病。对于如何判断身边“安静”的溺水者,他给出了7大迹象。
没有学过脱身术
贸然施救可能被拖入水底
“发现有人溺水是第一步,但对于第二步的最好选择不是贸然施救,而是立即大声呼救,寻求专业救生员的帮助。”身为救生组组长,钱明有8年的专业救生员经验,他给出的施救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贸然施救,不然很可能救人不成,还造成更严重后果。
到现在,他都还清晰地记得,前几年的一次施救过程。一个初学游泳的女孩在丢掉游泳圈之后溺水,她的同伴着急去救她,没想到被溺水女孩本能地死死抱住,两个人都开始往下沉,好在救生员及时发现,救回了两个女孩。
“专业救生员都学过脱身术。”钱明告诉记者,没有学过脱身术的游泳爱好者,如果着急施救,很可能被溺水者拖入水底。
溺水1分钟
是救援的黄金时间
在盛夏游泳高峰期,猛追湾游泳池的救生员每天下水次数达到四五次,这个频率非常高。钱明建议市民,充分判断自己的游泳技能,初学游泳者一定要使用游泳圈等辅助工具。如果在游泳时呛水,尽量靠近漂浮的水线或者靠岸,让头浮出水面,进行正常呼吸。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溺水,首先要做的是挥手或者大声呼救,寻求专业救生员的帮助。
在溺水发生的一分钟内,都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对于专业救生员来说,一分钟足够他们施救,但如果你手忙脚乱贸然施救,不仅会耽误这宝贵的黄金时间,还可能让自己身陷险境。同时,救生员不仅掌握更专业的救生方法,而且还会同时通知池边的专业医护人员。
新闻推荐
昨晨西智战前,80余智利球迷无票硬闯新闻中心被警方拘留智利球迷缘何如此疯狂? 800辆车,5天,3600公里的“追球”
在南美举办世界杯,几乎不会有冷场的顾虑。无数球迷在各个赛场之间迁徙辗转,巴西街头巷尾的酒馆、超市甚至是杂货小店,球迷会围绕在不大的电视机前目不转睛,那份虔诚,就像自己置身于球场,因为他们心中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