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留住城市的年轮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7-12 23:29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如树木一样,

也在生长,

也有年轮,

只不过它的周期是时代。

□魏尔凯

一圈,一圈,不断铺延的同心轮纹,构成横断面环环增生的鲜明构造,作为时间和生命的代码,其中隐藏着树木成长的基本秘密。

这就像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比如成都,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开始了一环、二环、中环、三环、绕城的建设。这种一环一环的扩展,正如树木的年轮式生长一样,同样隐藏着这座城市成长的巨大秘密。“环线+射线”最初主要作为一种交通组织方式的出现,而其随后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成为一种不断扩展的颇具意味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它的起步、扩展,构成了一部性格鲜明的城市空间形成史。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年轮,年轮越丰富,这个城市就越有文化品位和底蕴,越值得骄傲和尊重。”

毫无疑问,成都是一座年轮丰富的城市。

从距今3000年的金沙遗址,到留下大量居住区和大型木结构宫殿式建筑的十二桥遗址,从发掘出大量蜀王家族船棺的商业街遗址,到前不久刚刚在成体中心发现的隋唐摩诃池遗址,这些“古代的年轮”,显示了成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像三官堂街附近的“四川机器局碉堡”、高攀路附近的“白药厂”、龙王庙正街41号的邱家祠堂、和平街16号严谷荪的“贲园书库”、暑袜北街和华兴街交界处的“邮电大楼”以及诸多的名人公馆等近代建筑遗存,则见证了“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中,成都人与时俱进、发展洋务、富国强兵、传播新学的实践与梦想。

时间继续向前推进。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被定位为“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及后来的“三线建设”,成都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长期”。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年轮”,就是成都东郊那些高耸的烟囱、密布的管道、巨大的厂房、精密的车床、奋斗的标语,这些“工业遗产”,承载着父辈的光荣与梦想,也留给成都一笔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财富。即便是现在,回到这些“工业遗产”的现场,我们的父辈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热血与激情。

这些古代遗址、近现代遗址与当代的“工业遗址”,拥有丰富的面貌和多样性的功能,在成都地图上形成一个个点位,这些点位与“水波式”蔓延的环线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城市丰富的年轮。

今天,我们试图通过这些“年轮”,去发掘这个城市成长的秘密。

我们无意中发现,成都的内环,在精神上恰好对应着前工业化时期成都人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以街巷生活、市井生活为代表的闲适文化;而一环、二环的修建,恰好契合着成都大规模工业化的时间节点,其中,大厂生活、“信箱文化”成为这个时期的精神密码;而三环、绕城高速、地铁、轻轨及“二圈层”的建设,正对应着成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新时期,时尚健康、多元包容、绿色生活则成为成都人的思想共识。正如年轮的不断增长一样,所有这些因时而异的生活方式,通过相互叠加,相互影响,最终塑造了成都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性格。

但城市之年轮与树木之年轮又有不同。树木的年轮会忠实地记录树木生长的痕迹,难以磨灭,而城市的年轮却相对脆弱,一些遗址会在城市的生长中被拆除、被推翻、被遗忘,在“文革”中被拆除的“成都皇城”就是一例。幸运的是,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些“年轮”对于城市的重要性。2009年,成都公布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祠堂街38号的新华日报社旧址、西珠市街42号刘存厚公馆、四圣祠北街17号基督教恩光堂等17个建筑入选;2013年,邱家祠堂、康季鸿公馆、冯家大院、薛公馆等9处历史建筑也获得市政府批准,统一设置历史建筑保护标志。而工业时代积累的一些工业遗址,也已经通过类似“东郊记忆”这样的文化创意园而获得新生,为人们“阅读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依托,也为参与工业生产的居民留下了“集体记忆”。

留住城市的年轮,是一项长期、繁复而又紧迫的工作。加强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特别是近现代脆弱的建筑遗址、工业遗址,为后人留下一座城市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留下相对完整的城市发展轨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凝固并矗立它,以期通过它辨识城市的发展轨迹,更应该把它当成一种挑战,挑战我们对于这个城市的规划和认知,挑战我们试图用以替代它的新思维和新技术。让它以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怎么的路径走向未来。

公元前347年

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较为罕见是,蜀王没有采用当时西周营国制度对正南北中轴线的要求,而因地制宜、依势傍路地采用了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至此,这条偏心的中轴线,以及沿这条轴线在后来的秦大城、唐罗城中发展出的方格路网结构,一直沿袭至明初,总共近一千七百多年不曾改变。

公元前311年

秦灭蜀后,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在紧邻蜀王城的南边和西边分筑“大城”和“少城”。“少城”为城市商贸活动频繁的经济中心;“大城”则为政治、军事机关和秦移民住地。从此,成都城在其后的两千三百多年中,虽屡有兴废修葺,但其城市位置一直没有更移。汉代的成都曾在“大城”外出现过几个不同功能的小城,但其中心城市仍基本延续了秦“大城”和“少城” 的格局。

公元前581-602年

隋文帝之子杨秀在“秦大城”西侧,原“少城” 的基础上重建隋城。

公元876年

唐朝,四川节度使高骈以“秦大城”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为“唐罗城”。

公元908年

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为皇城。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

公元934年

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

公元1385年

明洪武十八年,于大城之中筑蜀王府,又环以萧墙,于是又成为内、中、外三重城垣。

公元1665

康熙四年,于明蜀王府内城旧址建贡院,其四周建城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于大城之西,增筑满城。

1928年

成都市正式建置,把成都、华阳两县的城区部分合并为成都市。这一大变革,改变了1000多年来两县分治一城的格局,是成都城市向近代化迈进的开始。

1949年之后

成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下属市辖区调整为8个。1983年5月,温江地区并入成都市。此时的成都市区一环路已经成熟,成都市区边界日益扩大。

成都最为快速的发展,还是近几十年的事。2003年三环路全线正式通车,成都市区边界再次被扩大。

当前,成都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涵盖1个特大中心城市、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169个特色镇以及约2800个农村新型社区的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

新闻推荐

弗拉尔主罚的点球进了?

与阿根廷队的半决赛中,荷兰队再次倒在了点球上,首位上场的荷兰后卫弗拉尔射失点球,成为荷兰队失利的罪人。半决赛结束后,如今弗拉尔罚丢点球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通过仔细观看,不少球迷竟然发现,在被罗梅...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爱家168竞猜活动2014-07-12 23:29
评论:(留住城市的年轮)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