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江为市民义诊。
张光全在做手术。
你知道吗?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能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在很多人眼中,中风是冬季的专利,可近段时间,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病房总是人满为患。
哪类人群易患中风?应该如何预防?患病前有什么征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宋春江接受了专访。
数据
病房一半病人患中风不乏中青年患者
早上8点半开始查房,上午为患者坐诊,下午巡查急、危、重症患者,还要搞科研、教学。就算下班后,也出于待命状态,遇到急重症,还要通宵手术。作为公立“三甲”医院重点科室的主任医师、科主任,宋春江的一日行程被排得满满的。
正值夏末初秋,炎热的天气让中风患者的数量有所上升,让原本就“满员”的神经内科病房更加“抢手”,就连过道也加满了病床。“将近一半都是脑中风患者。”宋春江说。
根据中国工程院士王陇德日前在2014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脑中风患病率约为1.88%,与1986年的0.27%相比,25年来,我国脑中风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每15秒钟就会新发一例,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病逝。
脑中风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宋春江接触过的患者中,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正在读书的学生。
预防
夏季预防中风多喝水哈欠不断需注意
虽然发病率高,但80%的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在饮食上,除了高脂肪、高热量,吃得太咸的人更易被脑中风“缠”上,这对于“重口味”的四川人来说似乎有些为难。“70%的脑血管病患者都有动脉硬化病史,而低盐饮食,可以恢复已硬化的动脉弹性。”宋春江说。
预防中风,还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喝水。“夏天出汗较多,身体更容易陷于轻度脱水状态,如果不及时补水,血液容量减少,血流减慢,血液也更趋粘稠。”宋春江建议,每人每天最好喝2500毫升的水,“当然,蔬菜水果也是补水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可补充膳食纤维,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如果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你却哈欠不断,困倦嗜睡,千万马虎不得,因为,这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脑动脉硬化、缺血,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宋春江说。此外,肢体麻木、不明原因跌跤、说话吐字不清都可能是中风的警钟。
误区
神经科精神科分不清不少患者不愿就诊
“虽然我们会定期的去社区做讲座,向市民们普及关于脑血管病的知识,但很多人对于中风还是认识不够。”宋春江说,不少患者因为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不足,在出现了肢体麻木、走路不稳的情况后,并没有及时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直接影响了脑中风的治疗效果、预后及复发情况。”宋春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了中风先兆,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即使是小中风,也不要掉以轻心,它们就像‘大地震\’前的预警,绝对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
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宋春江还遇到了不少令她哭笑不得的患者。“他们以为神经科就是精神科,对我们很排斥,怎么都不愿来就诊,白白地耽误了治疗。”对话
问:您所说的“早治疗”的时间限制是什么?宋春江:如果病人在发病后4.5个小时能够到达医院,缺血的脑组织还没有完全坏死,我们就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果时间过长,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把坏死的脑组织释放到血液中。
问:除了溶栓治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脑中风?
宋春江:神经介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治疗脑血管病的新技术。就像修管道一样,了解到底是哪些管道出问题了,出了什么问题。根据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做相应的脑血管神经介入治疗。医患故事
神经内科:宋春江
10多年来坚持为患者过生日
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多属突发病症,急性病较多,很多病人家属在医院很难保持冷静,医患纠纷时常发生。然而,在六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内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医护人员弓着腰,跟一些耳朵不好的患者耐心地讲解;患者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一遍一遍地表示感谢。
5月18日,在神经内科一病房内笑声不断,在鲜花和气球包围的病床上,躺着一位穿着红色唐装、满脸笑容的老人潘婆婆。这一天,是潘婆婆98岁的生日,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送上了一个温馨的蛋糕。
一个多月前,她突发脑中风入院,经过医生的极力救治,肢体已能自由活动。“这个生日很特别,谢谢各位医生护士。”潘婆婆和家人有些哽咽。
在病房里和医护人员一起庆祝生日的,不只潘婆婆一个。虽然过去好几年,93岁的朱大爷仍记得当时在六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内吹蜡烛的场景。“那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朱大爷说。“10年前,我们就有了为老年病人过生日的传统。”宋春江说。
肝胆外科:张光全
每晚9点回病房与患者聊天
宋春江与患者之间的故事,只是六医院无数感人医患情的一个小小缩影。已经58岁的肝胆外科主任张光全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晚上9点再回病房查房,与患者聊聊天。这已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医生的鼓励和安慰,对患者来说有时比药物更有效。”张光全把每一位患者当做朋友,时隔17年,一位重症患者再次出现在他眼前时,他仍能一口叫出这位患者的名字。
对患者的关心,还体现在工作态度上。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张光全总是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手中的手术刀与生死较量。
作为省重点专科的科室带头人,30多年来,张光全完成微创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2万多例,多项技术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虽然身经百战,但一场最简单的手术依旧会让张光全大汗淋漓。“一个小小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能大意。”张光全说。
记得每位老年患者生日的宋春江、17年后仍能一口叫出重症患者名字的张光全,除了治病还“兼职”患者心理顾问的骨科主任李伟……与病人做朋友,已成了六医院的一大“标签”。“还有患者在出院后,专门把房子买在我们医院附近。”宋春江说。
“在对病患的服务上,我们一直坚持一线为病人、二线为一线、全院为病人的理念。”副院长黄雄说,创建成都市服务最好的医院一直都是我们六医院人的宗旨。
为此,神经内科和内六病区护理人员提前20分钟上班;康复医学科开展午间门诊;耳鼻喉科提前预约病人,交代手术注意事项,缩短住院时间……就算病人已经离开医院,也能随时感受医院的关怀。“我们会按照‘出院病员电话回访制\’定期进行联系和随访,除关注病人恢复的近况,还给出调养建议。”张光全说。
新闻推荐
□“冰桶挑战姚明被点名”后续报道短短两天,风靡欧美的“冰桶挑战”就已经在中国迅速铺开,科技圈、娱乐圈明星火速跟上,国内体育明星再不上就完全说不过去了。好消息是,被NBA中国的CEO舒德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