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追求“至高至佳”大弯中学教改敢为天下先多次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改革,让这所学校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今天的成绩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8-14 23:10   https://www.yybnet.net/

“至高至佳”:

办学要有最高境界,教师要有最高品位,学生要有最高素质,质量要有最高要求;育人要有最佳效果,教学要有最佳业绩,管理要有最佳效率,校园要有最佳环境

“立善立美”:

从善如流,以善立人;惟真惟美,以美育人

大弯中学的校训由八个字构成———“至高至佳,立善立美”。这所有着55年历史的学校,在其办学的前20多年里都名不见经传,从1992年开始,通过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大弯模式”逐渐享誉全国。从改革中尝到甜头的大弯中学逐步树立起了“至高至佳”的校训。校长赵泽高说,只有志存高远,对教育有更高追求的人,才能办出好的教育,同样,只有那些有更高理想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是幸福的、丰富的、成功的人。

为求育人最佳效果

率先打破老师“铁饭碗”

陈家余被称为大弯中学的“活化石”,从1980年师范毕业后,他就在这所学校任教。他见证了大弯中学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今天的“四川省一级普通性示范高中”。

刚到大弯中学时,陈家余记得那个时候学校没有校训,在原有“铁饭碗”的机制下,老师们每年按部就班,迎来送往一批批学生。大弯中学即使在青白江区都算不上一流学校。

转机发生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学校时任校长的赵晓明向市教育局提了一份改革报告,大胆地提出了在校内进行“结构工资改革”的想法。这一被很多老师看来“石破天惊”的改革方案却与当时全国的改革浪潮一拍即合,立即得到了支持。

当年9月,这一方案就开始在大弯真刀真枪地实施起来。老师们的“铁饭碗”就此被打破了,教得不好的老师将退居二线,甚至被安排去守实验室、图书馆,收入骤降。而教得好的老师,则有可能收入翻番。

时任教务处主任的陈家余记得,短短一年时间,大弯中学就吸引了大量优秀师资,很多有能力、舍得干的老师闻讯来到学校竞聘。好的师资也带动了生源,学校一下子在川内外名声大噪。

从改革中尝到甜头,品牌效应极具提升的大弯中学随后走入了良性循环,自然而然地提出了更高要求。“至高至佳”的办学方针逐渐在校内确立。

为造校园最佳环境

首创“举债迁校”的“大弯模式”

随着学校的知名度越高,当时占地仅16亩的大弯中学校园也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了。

然而迁址新建一所学校耗费的巨额经费又从何而来?

除政府筹集的资金,学校又破天荒地想出了“举债迁校”的模式,此后,能容纳100多个班的大弯中学逐渐成型。

2000年,省教育厅在大弯中学召开了教育工作会,“大弯模式”一度成为一个热词,2001~2006年,川内很多知名中学都借鉴这一模式新建了新校区和改扩建了校园,实现了硬件的大跨越。也是在2001年,“至高至佳,立善立美”的校训正式在大弯中学确立。回顾历史,现任校长赵泽高说,正是这8个字让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无名到知名。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新闻推荐

卡萨帝家庭马拉松成都站夜跑活动举行

日前,卡萨帝家庭马拉松成都站夜跑活动在华侨城举行。成都是2014年卡萨帝家庭马拉松继西安、大连后进行的第七站,与以往不同的是,成都站首次采用了夜跑的形式,并吸引了当地逾千高端家庭的积极参与。活...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追求“至高至佳”大弯中学教改敢为天下先多次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改革,让这所学校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今天的成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