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茜 成都
“马云日前豪掷3.6万英镑,与11名朋友租住英国尼斯湖畔的一座古堡,过了一星期贵族狩猎的瘾”,此事已过两年有余,但还是成为热点。马云回应时拔高自己的狩猎意义称:“学习通过打猎保护环境的知识倒是真事。”
对此事,当质疑声起时,另一种支持声也毫不示弱。该活动组织者不仅澄清活动合法,还说“有节制的狩猎是保护动物的行为”。也有网民“强烈支持马云等有钱人狩猎野生动物”。
《狼图腾》讲过同样的道理。草原人千百年来都对狼群一边“杀戮”一边“保护”以维持“平衡”。对普通公众而言,要理解“有节制的狩猎是保护”等生态平衡常识并非难事,难的是,他们不能接受由马云的自我标榜。
关于狩猎,无须追溯英国贵族的特殊情趣,中国历代王公贵胄为强身健体、保持斗志,一直都有狩猎传统。人类社会自摆脱依靠狩猎满足生存的历史后,狩猎便渐成少数人的爱好,并以有钱有闲贵族为最。有着高达61亿英镑身家的马云大可不屑向英国贵族学习,却无法否认此行非普通人消费得起。但不管是马云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能将“杀戳”拔高到“保护”的高尚层面。中国的封建帝王不能,英国的传统贵族也不能。
杀戳就是杀戳,真正行保护之实的另有其人。过去历来对抗式的禁止杀戳很难有效,无论是贵族土豪的偏好,还是滥杀偷猎者的贪欲,这些杀戳行为客观上与“保护”并无关联。只不过相比之下,法制化的狩猎,能让这些有钱有势者的狩猎欲望满足的同时又能受到一定节制。这部分人受教育程度相对高,加以地位和影响力,都会驱使他们更愿意在公众面前成为“榜样”,所以更愿意遵守合法狩猎的“游戏规则”,避免无度滥杀。当然,还因为他们有钱,通过高昂收费,可以适当增加当地人的“合法收益”,从而减少“非法交易”的冲动。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舍小求大的“策略”,但这不能让血淋淋的“杀戳”变身为一件美好的善举。
其实,狩猎并没有让马云找到快感,“开枪的感觉并不好”,“不该杀生的纠结还是会在心里伴随很久”。即然马云感觉不爽,要让普通公众觉得舒服未免强人所难,更别说硬要从这样的行为中读出“保护”的高度来。
新闻推荐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投资130亿元在双流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园,打造覆盖基础理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整机装备、系统集成、检测评估、运营服务等网络信息安全核心产业链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投资280...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