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搬了新家。但细心的办事群众发现,不光是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升级:
从两集中、两到位到下放服务事项,再到并联审批、流程再造,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变好了,服务内容增多了,服务水平提升了,而政府承接的“跑腿”事也越来越多了。
据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服务窗口态度生硬、一次性告知不清、办事流程复杂等问题,成都市青白江区以“四推进四促进”(推进四项制度,促进转变作风反“四风”;推进“个性化”服务,促进为民解困办实事;推进集中到位,促进“最后一公里”变“零距离”;推进流程优化,促进高效审批抓发展)为抓手,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供“个性化”服务、优化政务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便民举措服务群众“零距离”
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前台窗口129个、后台办公室104个,前后台工作人员240余人,细化的窗口职能,真正为群众、为企业服好务。为了打造“零距离”的服务,青白江区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两个集中。区级各窗口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除交警、财政、民政婚姻登记和人社就业服务大厅等4个分中心外,其余33个区级部门的所有审批服务职能科室全部入驻政务中心集中办公。
两个到位。全区638个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向区政务中心(分中心)入驻到位,督促部门向政务服务窗口授权到位,确保窗口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达100%。
下放事项规范办理。区级下放的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等50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合理设置窗口,每个窗口定员定岗,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得到公开规范办理,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完善以注册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项目“三段式”并联审批流程,将审批时限由158天压缩至64天,明确审批环节、时限、申请材料及审批部门、项目业主、中介机构责任分工等内容,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全流程办事指南。
实行流程再造。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内部流转和部门间流转,合并审批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对办事群众和企业一次性告知清楚,避免来回奔波,节约办事成本。
坚持问效于民服务质量群众裁判
“在社保窗口办事的人太多了,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可不可以多增设一个窗口?”在收到群众提出的“社保办证窗口排队时间长”的意见后,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窗口随即增加1个窗口,及时解决了群众“排队难”的问题。“房管局窗口太多了,都不晓得窗口受理的是啥子具体业务。”针对办事群众的这一意见,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房管窗口立即根据窗口职能分类,将咨询服务与首问责任制相结合,在办事窗口增添温馨提示,印发工作流程指南等,让办事群众不用“多次跑、多头跑、来回跑”。同时,通过优化窗口配置,将办事窗口从12个整合为9个,明确细化办事窗口业务类型和范围,建立流程规范的窗口交接件制度,为办事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这一增一减,并不是政府自己说了算。“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引导办事群众对窗口服务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为保证群众办事满意,督促窗口工作,区政务服务中心每天还随机走访收集50名办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责任窗口,责令限期整改。“对窗口工作人员态度恶劣,一次性告知不清,上班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项等违纪违规行为,将严格按照《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处理细则》进行处理。”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对大厅前后台所有工作人员的每月考评和年终统一考核,促进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
此外,青白江还开通了“青白江服务”官方微博,开设“青白江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接受群众咨询投诉。
□蒋君芳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中国成都牵手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摄影展开展本报讯(袁婧记者钟振宇)10月31日下午,“双城记——中国成都牵手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摄影展”在成都市红星路步行街广场开展,展出10名荷兰摄影师和11名成都摄影师...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