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运用群众主体工作法推进正风肃纪长效化
本报讯(记者 陈松)最近,一支由成都市青羊区纪委监察局特邀监察员组成的检查小队悄悄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办证窗口,对便民服务情况明察暗访。在窗口进行咨询,并观察工作人员是否在状态后,特邀监察员又向办事群众了解对窗口服务的评价。
特邀监察员明察暗访,是青羊区在干部作风督查中充分运用群众主体工作法的一项互动举措:由区纪委监察局在各界群众中聘请的特邀监察员组成检查组,以不打招呼、全程录像的形式,不定期对全区单位的工作秩序、纪律作风、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暗访。“不错、不错!”来自成都第一骨科医院的特邀监察员高巍在参与活动后盛赞青羊区干部作风的变化。“现在的干部,确实把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尤其是工作状态、服务态度、敬业精神等都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如果查找出问题,我们与窗口负责人交换意见,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特邀监察员王宜介绍,对于明察暗访情况,监察员小组会形成书面报告送交区纪委。青羊区对意见建议一一梳理反馈相关单位,对群众满意度低的责令限期整改,对群众满意度高的予以示范推广,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能够让社会力量参与评判,说明青羊区在推动正风肃纪长效化上下了大功夫。”王宜说,“区纪委多次向我们通报全区正风肃纪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进展和成绩,向我们了解区属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回复和办理,我们非常满意。”
在特邀监察员们看来,作风的持久好转还得靠好的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作为特邀监察员代表,高巍在全区正风肃纪工作专题推进会上建议,“正风肃纪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处理人不是目的,能在这些工作中发现制度机制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完善,才真正有意义。”
据了解,青羊区委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任务分工,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细化分解为10个大项50个小项,分别由5名区领导牵头落实,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检查的内容、方式和要求。通过正风肃纪工作的深入推进,青羊区各级党政机关作风建设的“硬杠杠”多了、为民服务的举措多了、听取群众意见多了,整体精神面貌变了。今年上半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显示,青羊区在全省排名较往年同期提升48位,以实际成效获得群众衷心“点赞”。
新闻推荐
当初花了两个月工资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多年后的收益令投保人董维亮大感意外——每月1块8角钱。“25年前的1块8角钱还能做不少事,现在就连一个锅盔都买不到。”10月28日,家住成都市金牛区北站西一巷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