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该奖项。
他也在得奖后和出版社一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说,与自己仰慕的人比肩感觉有些不真实。
得知获奖惊讶到“结巴”
69岁的莫迪亚诺现身,一直与他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法国加利马尔出版社当地时间9日下午在巴黎为他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他说,女儿玛丽在当地时间下午1时15分告诉了自己这个消息,“我没有想到,我有点惊讶,有点像是我分裂了,觉得是别人得了这个奖一样。”
莫迪亚诺在得奖后,整个下午接到了数百位认识的、不认识的记者电话,他表示自己“幸福”并且“惊讶”,他在最初接受采访时,甚至有些结巴,“呃……是的……也就是说……但是……这是一个有点……呃……”这样的回答让不少外国记者都大笑这位试图回避采访的法国作家。
作为第15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说:“获奖让我感觉有些不真实。我现在还有着一些童年时的记忆,关于加缪(法国作家,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其他人获奖的记忆。与我仰慕的人比肩感觉有些不真实。”
发布会上,他的妻子站在窗边,微笑着回答各种看上去无法回答的问题。还没有说几句,莫里亚诺就匆匆结束,“我该走了。”
据法国媒体报道,莫迪亚诺不喜欢接受采访,总是躲着别人试图打在他身上的光。别的作家去他家拜访的时候,总是他的妻子去开门,他则略显害羞地躲在妻子身后。“虽然他不喜欢宣传自己,但他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无价的。”有人这样评价他。
女儿曾到北京学中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与《青春咖啡馆》。
其中,《青春咖啡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上海九久读书人联合推出,而更早的《夜半撞车》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的获奖作品。
十年前,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获奖作品的颁奖仪式上。法国文学评选委员会主任吴岳添宣读《夜半撞车》的评语,认为这部小说莫迪亚诺以流畅和清晰的独特文笔,叙述了一则寻找和回忆的故事。这一次写作,是为了坦然地面对生活,以探求人的存在价值。法国大使馆文化专员助理艾瑞莲女士替莫迪亚诺代领了奖项,并致答辞。
莫迪亚诺则为这个奖专门写了《致中国读者》:
我更愿意谈谈在我获知这本书要被译成中文时的感受。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而且,想必我把这种痴迷传给了我的女儿,她为了学习中文,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许,这本书的中译本,具有比法语原著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奇特意味;这种神秘和奇特正是我在撰写本书时想要赋予它的。如果这个心愿得以实现,那么,这不仅仅归功于我自己,更应归功于中文这门美妙的语言。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综合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记者周恒摄影记者王红强擦挂引发的罗生门公交车司机:“下车拍照取证后,我示意面包车司机靠边停车,然后再协商下一步解决方案。没想到,面包车司机上车后,径直驾车跑了。”面包车司机:“当时公交...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