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讯(记者 任宏伟 摄影记者 王天志)一部《红高粱》,铺就了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如果说张艺谋给了《红高粱》第二次生命,那么这部经典巨著在舞台上迎来第三次生命———昨晚7:30,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打造的舞剧《红高粱》在华美紫馨国际剧场上演。这也是2014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成都演出季(中国梦·聚成都———话剧进万家精品话剧展演)活动启动首台剧目的演出。
“献给那个年代激荡在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当剧场两侧的屏幕打出这些字时,观众长时间沉默,随后是持续热烈的掌声。浓烈的情感与酣畅的表达,让《红高粱》有了更为多样的呈现形式,从前半段有些虐心的个体命运,到后半段忍辱负重的民族抗争,无一不是催泪点。
在演出前,青岛演艺集团党委书记黄港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他们2011年5月就与莫言签订了《红高粱》舞剧改编版权的协议,“只是友情价,现在这样的价格肯定是买不到了。”据了解,改编版权费为6位数。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甚至有北京的公司出价5000万元购买舞剧版权,都被黄港拒绝。黄港说,最初买断舞剧改编权,是为青岛冲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选拔剧目,莫言当时没有提任何条件,“莫言老师说自己不懂舞剧,你们做出来的作品是你们的,只要尊重作品、尊重原著就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更加“慎言”,在专程从北京飞往青岛观看舞剧《红高粱》时,他先亮出“三不原则”:不表态,不发言,不接受采访。但在观看完后,他却激动地走上台发言:“舞剧比较完美也比较完整地表达了我原著昂扬向上的精神,让观众激动,让原作者激动,它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了。”黄港还透露,“当时和莫言老师看舞剧的还有他高密的朋友,看完之后,莫言的朋友告诉他很感人,自己都流泪了。莫言说,你就是一个高密农民怎么看得懂舞剧?他的朋友告诉他,虽然自己看不懂,可是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让他感动,就像看到自家的高粱地一样。”
新闻推荐
昨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省医院心身医学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以上,72.3%不知自己已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