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12集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陆续在腾讯视频上线,掀起点播高潮 成都一直在 杨锦麟为何现在来?

来源:成都商报 2014-10-07 22:37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12集

《穿越:成都气质》

第一集《变》 金沙遗址、川西林盘、民间竹器中看成都城市变迁。

第二集《通》 用马可波罗把成都的地域、文化艺术、生活美食串连在一起。

第三集《安》 金沙遗址与成都人安稳的生活追求。

第四集《逸》 交子发源地如何印证成都独特的休闲气质。

第五集《情》 文学巨匠巴金凝聚起的成都人的爱情、家族情和家园情。

第六集《义》 川剧戏内戏外,演的是川人侠气。

第七集《载》 曲艺、皮影、蜀绣,无不展现成都手艺人的与时俱进。

第八集《道》 青城山道文化,深刻影响这座城。

第九集《开》 美食、音乐、旅舍,展示成都兼容并包的态度。

第十集《合》 热气腾腾的火锅,熬煮出开放、达观、洒脱之气质。

第十一集《天》 天府之国、大熊猫名满天下,成都人自古便懂得崇敬天赐自然之物。

第十二集 《成》 “成都,都成”,人们以自己的目光,期待着成都往后的发展。

由知名媒体人杨锦麟旗下“锦绣麒麟”团队逾一年拍摄制作,12集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国庆期间引发网友追捧。为何要拍摄成都的纪录片?新媒体城市纪录片到底有何玄机?在杨锦麟看来,成都既老、又新。老成都

12番气质样样勾引人

“我们理想的拍摄城市,是既有厚重历史,又没有太多历史负累,同时具备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完整演变。”在杨锦麟看来,成都符合他的所有设想。

《穿越》系列是他试水新媒体城市纪录片的探路石,成都是第一站。

“变通安逸、情义载道、开合天成。”为归纳成都的12种气质,他和他的香港团队经过两个月的踩点,深入大街小巷,亲身感受成都最鲜活的一面。

杨锦麟看重成都的情、义,除了多次在各种场合表达,也正如他在片中感叹:“成都人不畏逆境,坚韧、有气节地前行,犹如成都旧时披山连谷的竹,造就了成都挺立的精神脊梁。”

他也看重成都灿烂的古蜀文明,相比其他城市,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到隋唐五代中原战乱,成都多数时候偏安一隅。因此,成都人渐渐产生了“安逸”的气质。“在我心中,成都气质浓缩为一句话,成都人的安逸是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杨锦麟认为,成都是中国最安逸的城市,但在大历史的变迁中,它也从未缺席。“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例如保路运动、三线建设等,直到后来的西部大开发。”

在片中,杨锦麟亲自担任主持人,娓娓道来,俨然已是“成都通”。

新成都

媒体传播创新特别多

2013年2月,杨锦麟出人意料地宣布辞去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职务,自建“锦绣麒麟”团队,正式进军新媒体。同年6月5日,他的新节目《夜夜谈》就已点播破亿。谈到这一次利用新媒体拍城市纪录片的创新,杨锦麟颇为得意。

在纪录片中,他的团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和虚拟性特点,以出其不意的方式串联起某地域的过去与现在,在时空交错之间,为观众创造难忘的体验。在记录一座城市时,历史和现实从未表达得如此淋漓酣畅,作为讲历史的手法,这是一条新鲜的道路。

新,是成都打动杨锦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成都传媒业经过多年在变革中探索,已在创新传播手段,适应分众化、自媒体化的道路上做出大量新媒体产品。在成都,既能“拿起报纸玩电商”,也能“拿起手机点电视”。

去年7月起,杨锦麟开始自己的新一轮新媒体探索。“我们决定拍摄系列新媒体城市纪录片,成都当时就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

《穿越》的热播,还在于其化整为零的传播策略,将视频拆了放在手机上看。“前6集,我们只在网站上播放,后6集播出时,我们将采用真正全新的纪录片播放方式。”杨锦麟告诉记者,他们会将每一集中的人物故事拆分成时长5分钟以内的单条,让人们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等就能观看、传播。

《穿越:成都气质》为什么这么火

走遍街头巷尾 游历成都古今

7月21日起,12集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陆续在腾讯视频上线。作为文化类新媒体节目,该片迅速获得数十万次观看,并在国庆大假期间掀起点播高潮,有网友称赞:黄金周期间看了这个纪录片,相当于成都古代现代都玩遍,省下游览成都的不少费用。

该片由知名媒体人杨锦麟旗下“锦绣麒麟”团队逾一年拍摄制作,以独创的“穿越体”传达成都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内涵。

12集纪录片

穿越剧情 游历成都古今

“蜀,在甲骨文中就是一个蚕的形象。在成都设置了锦宫,住的地方就成了锦官城,洗涤蜀锦的江就成了锦江。”画面一转,穿越来到今天依然繁华喧闹的锦里,“锦里就是织锦工人住的地方。”仅仅片语的描述,历史厚重、却生活气息饱满的成都立刻活了起来。

在12集的纪录片中,能看到各种穿越的故事:成都旧时披山连谷的竹穿越成了年轻人的创意自行车;古丝绸之路上的马帮,穿越成了川藏线上的驴友;《马可波罗游记》穿越成孩子们喜爱的《马可波罗与大熊猫》木偶剧;金沙出土的金面具与玉琮穿越成加拿大人魏廷羽创作的动画片……

作为该片的学术顾问,巴蜀民俗文化专家袁庭栋认为,穿越的手法让镜头里的成都更有味道,“有点儿像‘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故事讲述背后文化的手法。”

30多人的故事

每集一个字 表达成都气质

《穿越》共12集,目前已上线11集,最后1集《成》将于10月10日上线。每一集主体由一字概括,每集彼此关联,12字正好连成一句话,概括出成都气质———变通安逸、情义载道、开合天成。这部纪录片,每一个字就是一集的“穿越线”,每一条线又都用3个人的故事交替完成。

但每一集仍然有内在的联系,为了描述成都在古今中外特有的交通地位,《穿越》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讲述成都的交通。

在第一集《变》“记忆之城”章节中,杨锦麟讲道,金沙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国统治者在成都附近的活动时间从2500多年前推进到3000多年前。古蜀国似乎并不如古人所说那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在第二集《通》里,他通过马可波罗来成都的证据,对成都的古代、现今的交通系统再次送上赞誉。

“马可波罗,这个世界知名文化使者本人就是‘通达\’‘沟通\’的代表,他与成都的渊源更是完美呈现出空间(中外)、时间(古今)上的通。”纵使李白长叹《蜀道难》家喻户晓,但一个真的闭塞的地方难以创造辉煌的文明,其实从古至今,地理条件从来都没能真正阻绝成都与外界的交流。

画面穿越,来到现代,小黑和丁丁是资深骑友和户外爱好者,多年来数次进出成都———北上西安青海,南下云南,西入藏区,成都都是最重要的大本营及补给地。

看杨锦麟如何穿越成都

成都旧时披山连谷的竹穿越成了年轻人的创意自行车

《马可波罗游记》穿越成孩子们喜爱的《马可波罗与大熊猫》木偶剧

新闻推荐

9年240亿美元 NBA签下转播合同大单

据美国媒体ESPN报道,前日NBA联盟正式与ESPN、TNT达成9年240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协议,新合同将于2016-2017赛季开始生效,平均每个赛季的转播价格几乎相当于现行合同的三倍。这一天价合同,给NBA带来的的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12集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陆续在腾讯视频上线,掀起点播高潮 成都一直在 杨锦麟为何现在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