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商报评论员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纪念先烈是为了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我国把每年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就是要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
无论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抛头颅、洒热血,怀揣的正是这样的梦想,追求的正是这样的梦想。为了这样的梦想,千万英烈,夯实共和国大厦的坚实基座;无数英魂,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可以告慰先烈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这样的目标,是先烈的遗志;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也必须继承与发扬先烈的精神。
先烈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是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为了理想矢志不渝的精神。今天,当我们读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读到邓中夏的“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读到方志敏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读到张思德、雷锋,读到焦裕禄、孔繁森,仍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沸腾的激情和流淌的热血。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先烈们身上蕴藏的价值力量,是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
今天我们纪念烈士,要用烈士精神凝聚党心军心民心,要用烈士精神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用烈士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此,才能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烈士的事迹在中华大地世代传承、历久弥新。今天,我们纪念先烈,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奋勇前行。
新闻推荐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在今年9月26日正式获批,根据《条例》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成都市所有电动自行车都须登记上牌,并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