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右)介绍合作社的情况28岁的魏涛是桤泉镇千功村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和其他职业经理人不一样的是,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当过体育教师,当过村官。几经波折并且深思熟虑后,他最后选择了农业职业经理人之路。
选择源于挫折后的反思
选择一条道路,理由可能千奇百怪。对魏涛来说,如果当初考上教师了,或者考上公务员了,那么他的道路将和现在完全不同。
2006年至2009年,魏涛在东关九年学校任体育老师,几次报考没有过关后,他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放弃了教师职业,在2009年10月考上“一村一大”,在桤泉镇群安村当上了一名村官。
后来报考公务员无果后,魏涛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疑惑:难道非得找份固定的工作才是自己的目标吗?为什么不能冒险创业,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几年的村官经历,让魏涛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几年摸爬滚打下来,让魏涛明确了自己职业前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选择源于乡亲收不到租金魏涛家住桤泉镇千功村,对他职业生涯刺激最大的一件事,是当地群众把土地租给别人却收不到租金。
看着乡亲们的钱打了水漂,魏涛心里很不是滋味。千功村成立农业合作社,选举村民代表组成理事会和监事会。按照经营权和产权分开的原则,农民作为业主和股东,自主招聘职业经理人。此时,魏涛已经考取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证书。怀揣证书去应聘,“对社员负责,不论是否土地有收益,社员都会有500元保底金;让所有半劳动力得到务工机会”的竞选主张,让他获得社员和合作社监理人80%的选票,成功当选。
选择源于对农业有信心
“我选择农业职业经理人这条路,不是冲动的产物,而是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思考才做出的决定。”魏涛说。2012年,他一边参加市农发局举行的职业经理人培训,一边帮朋友管理300亩土地。“以前自己也种过田,但没有大面积管理的经验。帮朋友管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工作,所以才去参加千丰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应聘。”
几经波折走上了农业职业经理人之路,魏涛的前面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外的风光让他喜不自禁,让他有了一试身手的舞台。
今年春天,成都市首届乡村旅游节在崇州开幕,10万亩稻香旅游环线,一路菜花香。“最香最美的,就是我们合作社的菜花。去年冬天我们就对油菜田进行了补充施肥,结果今年的油菜,在10万稻香旅游环线长势最好。”5月的收获验证了他的预测:亩产达到330斤,远远高于每亩280斤的平均收成。油菜收成好,水稻产量高,扣除合作社分红,魏涛今年个人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合作社的田地里,川农大的科研人员正在田里忙着做实验,社员们帮着科研人员施肥。忙碌过后,魏涛站在田埂上说:“我对农业有信心,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张世海)
新闻推荐
游客采摘草莓智能大棚里的立体栽培模式“摘草莓了,摘草莓了。”12月20日,白头镇五星村盘古生态农业首届草莓采摘节正式开园,众多游客人纷纷涌进大棚,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冬季鲜草莓。首个“草莓...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