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

来源:成都商报 2014-12-21 21:54   https://www.yybnet.net/

(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科学设置网格,加强网格团队建设,健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跨部门、跨层级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依靠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矛盾、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社会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依法管理在蓉境外非政府组织。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企业信用自律机制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推行守法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加强信用服务市场监管。

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

(二)健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和诉访分离制度,完善网上信访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实现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仲裁制度和行政裁决制度,健全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模式,强化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治理。

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风险评估,确保应评尽评。强化主体责任,健全检查督促和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常态化、法治化。

(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隐患排查、预防控制、源头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执法和专项治理。健全突发事件检测和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环境风险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成都建设,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有效防范管控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完善指挥体系,创新打击机制,健全禁毒、反恐防暴工作格局,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涉恶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加强重点问题治理。加大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及金融安全、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问题的依法治理力度。严格执行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动态管理工作网络和体系。

完善社区矫正的组织和监管制度体系,构建特殊人群救治帮扶和管理服务制度。完善执法队伍和社工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改革社区矫正执行机制,提高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

依法治理网络环境,加快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健全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处置机制,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四)建设完备的普惠型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村(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建立“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

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业,抓紧培育和引进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的法律服务机构,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探索建立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机制。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培育壮大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提高与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法律服务配套保障能力,着力把成都建成西部法律服务中心。

(五)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依法治市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完善群众议事、社区听证、工作评议、民情恳谈制度,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八、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法治工作队伍是法治成都建设的基础,是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主力军。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按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办事的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法治成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立法、行政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鲜明用人导向,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的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落实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和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建立健全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落实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培养目标,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执业保障机制,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完善律师事务所自我管理、律师协会自治管理和主管机关行政管理的“三结合”管理模式,强化准入、退出管理,严格执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构建律师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律师行业党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引导律师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发展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和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司法考试组织保障力度。构建法治人才智库,完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和法律机构的本地培育和外地引进机制,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精通涉外业务的专业法律人才。

新闻推荐

足协管办分离迈出第一步 中超公司将接管中超竞赛事务

昨日,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局长马成全向外界透露,原本由执行局管理的中超联赛、中超预备队联赛以及中超精英梯队联赛从下赛季起将由中超公司接管,马成全表示,这是中国足协管办分离的第一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