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挤破头不做农民”才是中国现实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1-26 21:36   https://www.yybnet.net/

□付克友 成都

说了三十多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且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早已开始。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一次新年经济论坛上表达了这层喻义:做农民要趁早了!于是,有媒体乐观地预测,很快大家便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厉以宁显然是在用一种夸张的说法表达他的乐观预期。他的本意,一是从理论上认为,蓝领和农民人口数量庞大而收入低廉的二元劳工市场,是不公平的,他们富起来的社会才是“橄榄型富裕”;二是从现实看,中国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时代已经结束,相应的工资标准正在逐步提高,而且这个趋势在加快。所谓“做农民要趁早”由此而发,不过是句戏言,如果煞有介事地推断大家会“挤破头争做农民”,只能是个伪命题。

在二元劳工市场上,因为存在权利的不平等,而形成上等劳工市场和次等或劣等劳工市场的分野,的确有“挤破头”做某个职业的现象。但是“挤破头”去做的,肯定是所谓上等职业,而不是次等职业,譬如每年的国考热。但是,在这个二元市场上,你很难想象,有人会挤破头去做农民。如今,蓝领和农民的富裕,被认为表明公平和效率都正在得到重视,二元的劳工市场正在被打破。但在一元劳工市场形成之前,“挤破头争做农民”的现象不会发生;在一元劳工市场形成之后,“挤破头争做农民”的现象更不可能发生。因为此时,每种职业都是平等的,每个行业都是开放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受到市场供需调节,不存在挤不挤破头的问题。

当下,蓝领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地来自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即适龄劳动力人口在减少,人口红利窗口正在关闭;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比如农村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带来的公平和职业教育培训带来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劳动力城乡和行业流动中,也看不到“挤破头争做农民”的倾向。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9亿人,而且70%以上都要求融入城镇生活而不是回去做农民。从长远来看,农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仍然是大势所趋。中国现有约13.6亿人口,农民占69%,美国约3.15亿人口,农民仅占约1%,但美国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同时,美国农民的收入是中国农民的15倍。即便如此,在美国你也看不到人们“挤破头争做农民”。

“挤破头争做农民”的说法本身,仍然暗含一种职业歧视的意味,即从前农民权利缺失、备受歧视,被认为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了,如今农民获得一点权利,似乎就在享受“超国民待遇”甚至需要羡慕嫉妒恨了———好像他们真得了天大的好处似的。

新闻推荐

“学霸中的学霸”梁植:我只是一个需要不停学习的普通学生 《我是演说家》收官,清华学霸梁植夺冠后接受成都商报独家采访

上周六晚,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上演总决赛,最终,“清华男神”梁植凭借“能说会道”获得冠军。翻开梁植的个人履历,简直堪称完美:本科、硕士、博士全在清华就读;2011年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铜奖获得...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挤破头不做农民”才是中国现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