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智取威虎山》至今票房已经破八亿,“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等切口(暗语)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其实不少行业都有自己的暗语,比如有些成都出租车司机聊天,“今天跑到现在才到三楼,运气不好!”“我还可以,都六楼了。”这里一层“楼”就是一百元。而在春熙路一些服装店,如果店员发现小偷来了,会提醒同事,“有章鱼哈。”
很多的行业暗语只在小范围流行,但也有些暗语,比如当年四川袍哥的江湖暗语,袍哥在清代曾是秘密组织,有着严密的暗语系统,辛亥革命之后,他们从地下走到地上,在军阀混战中势力大涨。关于其形象,李劼人、沙汀等文化大师都曾在《死水微澜》、《淘金记》等巨著中有过描写。100年前,傅崇矩编写的一本志书《成都通览》就专门收录有“成都之江湖言语”、“成都之袍哥话”。
傅崇矩在书中告诫人们,出门如果遇到有人说这些江湖话,最好离他们远远的,以免受害。实际上,在历史中,袍哥这个组织三教九流,因而鱼龙混杂,总体形象并不好,做过很多欺压百姓的事情。但由于民国时期这个组织可以说深入到成都的乡村,而且又喜欢以茶馆作为活动场所,久而久之,他们使用的一些暗语也被成都人拿来作为日常用语。
袍哥在历史中的角色多数时候都不光彩,在解放后也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一些暗语因为曾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成都人常说的口头语了。
成都版杨子荣如何见座山雕?
如果拍一部成都版《智取威虎山》,剧情应该是这样的:杨子荣来到一家茶馆,找一张空桌坐下,两腿平放。茶端上来,杨子荣接过茶碗,用右手拇指置于茶碗边上,食指置于茶碗底下,向倒茶人相迎;同时,左手要做成“三把半香”的形状,直伸三指,附于茶碗。其他袍哥一看,便知道是自家人。
这时,会有当地管事的大哥前来,同样倒一碗茶,两个茶碗相对放置,名为“仁义阵”,也叫双龙阵。江湖有言:双龙戏水喜洋洋,好比韩信访张良,今日兄弟来相会,先饮此茶作商量。
在茶馆碰头的好处是,既方便又避嫌。见面先敬茶,如果对上暗号,主人便发问,汉留(即袍哥)从何处而来,汉留从何处而去?客人答:从昆仑山而来,打木阳城而去(本意为表明洪门反清复明的志向)。但此时成都版的杨子荣还见不了座山雕,他得把介绍信等信物交给专门负责外联的红旗五哥,交上之后,还要口齿清楚地说:兄弟姓×,草字××,×××小码头……还望大五哥高抬龙袖,亮个膀子,龙凤旗,日月旗,花花旗,给我兄弟打个好字旗。”而红旗五哥,会将客人介绍给成都版的座山雕,如果不经过五哥,直接去拜,就叫越城翻墙,严重违反帮规。
“扎起”“落教”原来都是江湖话
袍哥,取《诗经·无衣》中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之义,而所有加入组织的人,都要参加模仿“桃园三结义”的仪式。
大周末的撰稿人丁寿康出生于1932年,早年住春熙路附近,他还记得当时成都有好多组织,“什么帮,什么社的。有大哥没有二哥,有三哥没有四哥。”道上重义气,避讳关公所以不称二哥,没四哥是因为桃园结义如有赵子龙在当为四弟,故虚此席。据他回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像“扎起”、“落教”这些暗语,普通人也要说了。但很多人误以为“雄起”是从暗语而来,他说当年其实没这个说法。
溯源历史,袍哥话本是江湖行话的一种。而且为了保密,还发明很多特殊的汉字,就像是在制作密码。他们可以将每个字都去掉一部分,“顺天行道”就变成了“川大丁首”。有文化的就以诗代字,拆字为诗。比如金兰结义(金蘭結義)就可以变成这样一首诗:人王脚下两堆沙,东门头上草生花。丝线穿针十一口,羊羔美酒是我家。
但更常见的,还是比喻。帮会内的管事或军师常常要提着一个烘笼,所以就是“提烘笼”。由于身在江湖,便是在水上谋生,所以掌舵的老大便是“舵把子”,总部就是“码头”,拜见当地头目就是“拜码头”,在组织里谋事就是“跑滩”,被官府追捕就是“水涨了”,情况紧急就是“水紧得很”,消息走漏了就是“走水了”。
帮会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比如计划行窃,就是“摸庄”;绑架妇女是“接观音”;绑架富人是“拉肥猪”;得到几个银元,就说得到几只“肥母鸡”。所以,《成都通览》中专门将成都的暗语记录下来,就是提醒人们,如果出门遇到有人说这些暗语,最好离他们远远的,以免受害。 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暗语词典A
票
绑票:匪徒把人劫走,强迫家属出钱去赎。
肉票:指被盗匪掳去当人质的人。
撕票:绑票的匪徒把掳去的人杀死。
言
拿言语:原指向帮中人说明真相,现用以泛指说好话以通关节。
展言子:原指说帮内秘密话,现用以泛指说一些与众不同的雅言或俚语。 “‘嘿, 嘿,倒会挖苦你老子!可是展言子又展错了,人家讲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里是东呀西的?’”(《大波》)
方
方起:原指故意使人为难,现用以泛指叫人难堪。
方人:让人难堪。 “葛寰中把眉头一皱道:“敝内真是多事,不应该这样方人!”(《大波》第二部)
火
关火:起决定作用。
乘火:负责任,有担当。“罗歪嘴把烟枪一丢,坐将起来,两眼睁得大大的: ‘你老弟说的啥子话?现在还没闹到叫你出来乘火的时候\’”。(《死水微澜》)
撤火:指畏惧、怯懦。 “我还想到一层,是同志军与团防人数极多,随便一招呼,千百成群地来,要多少,有多少,再死再伤,从没有人撤过火。”(《大波》)
抽底火:原指揭露底细,现用以指有意坏事。
水
反水:叛变。
踩水:作案前勘查环境。
点水:原指袍哥成员出卖同伙,现用以泛指泄露秘密。
水涨了:指风声紧急或指危险临头。 “只见罗歪嘴脸无人色地奔了进来,从后面抓住她的两个肩头,嘶声说道:‘我的心肝!外面水涨了。\’”(《死水微澜》)
黄
放黄(耙子):失约。
不认黄:不客气。
下黄手:乘人不备,趁火打劫。 “可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孙哥要这样下黄手,也有他的道理,那就是冯大爷说过的水火不相容。”(《大波》)
道
踩道:指作案前事先探底风、勘查环境;现用以泛指预先了解情况,以便做好相关准备。
出道:学徒学艺期满,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
梁子
结梁子:结仇。
叫(拿)梁子:报仇。
暗语词典B
光棍:原是袍哥成员的自称。现在指单身汉。 “只要你干,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不来不算光棍!”(《淘金记》)
识相:原指能观形势,辨神色,懂规矩,行事知趣。“大路不平旁人铲,识相的各自收刀检卦,走你的清秋大路。”(《死水微澜》)
栽了:原指落马,现用以泛指行事不利。“王立堂王大爷虽然是栽了,以我们的义气,不能不搭手。”(《死水微澜》)
空子:未参加袍哥的人。“这才怪呢,空子都把光棍打了!”(《还乡记》)
拉稀:指退缩不前或招供叛变。 “大小一个光棍,这点事都兴拉稀? 笑话!”(《还乡记》)
花包袱:指破坏其他袍哥生意的人。 “在哥老会里存在着这样一种成规:凡是破坏自己人的生意,叫花包袱,是最大的忌讳。”(《淘金记》)
撒豪:指逞强好斗,恃强凌弱,胡作非为。“去问问看,老子撒豪的时候,你还没有投胎!”(《还乡记》)
落教:按规矩行事,办事得体。
摆平:原指将人弄死,现用以泛指平息事端,解决矛盾。
散眼子:漫无组织纪律。
扎起:大力相助或袒护。
绷劲仗:冒充硬汉。
捡渣渣:原指盗窃零星财物,现用以泛指得到微不足道的利益。
打滚龙:原指四处流落,混社会;现用以泛指讨人便宜。
矮起(下矮桩):原指当着帮内人认错,现用以泛指当众认错,放下架子赔罪。 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参考书目
1、郝志伦 《四川地区袍哥隐语通用化传承初探》、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3期
2、王笛 《神秘的语言和沟通———19世纪四川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政治文化》,《史林》2010年01期
3、傅崇矩 《成都通览》,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出版
新闻推荐
亚洲杯中国球迷看台捡垃圾的举动赢得各方赞誉成都商报专访获“最佳球迷奖”的中国球迷刘磊 中国球迷:带走垃圾 留下口碑
国足扬威亚洲杯,网友发明了“国足体”———国足都小组出线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其实,中国球迷在亚洲杯上也是蛮拼的,他们不仅热烈有序地为国足助威,而且赛后还将看台上的垃圾捡拾干净……中乌之战...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