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瞄准新领域 “IT世界工厂”转型升级

来源:天府早报 2015-02-11 16:15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占全省4成加工贸易占比接近8成

■天府早报记者陈俊

2015年1月30日,在成都高新区2015年工作会议上,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园区的成绩颇为亮眼:2014年,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1%,居全国综保区第三、西部第一。

成都高新综保区是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享有 “IT世界工厂”的称号,连续多年在四川省外贸进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进出口产品中,电子信息产品占8成左右,尤以集成电路和iPad为主。去年8月,成都高新综保区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试点区域之一,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的14项监管制度已有8项在这里先行先试。

今年,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以成都高新综保区为载体创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被写入成都高新区重点工作。面对这样的新任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高新综保区将进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阶段,“除了鼓励加工贸易这个主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我们正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和技术,鼓励企业向研发、维修检测等方面拓展,而不是仅仅做一个代工厂。”

发展抢眼

德州仪器的产业链背后

去年,多个全球性项目相继宣布了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增资决定。2014年11月6日,德州仪器(TI)全球第七个封装测试厂在综保区开业,TI同时宣布将在园区设立12英寸晶圆凸点加工厂。这两家工厂的入驻,标志着成都已经成为TI在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基地,这在半导体行业尤为少见。

TI全球技术与制造部企业传播经理魏薇介绍,TI此前已在成都高新综保区拥有1个8寸晶圆加工厂,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拥有1个销售与研发中心,这次封测厂与晶圆凸点加工厂的加入,使成都基地的后端产能得到了良好补充,覆盖了晶圆制造生产链的所有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客户,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及我们对客户的响应速度。”魏薇表示,企业看好成都良好的服务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资源。“成都能同时满足TI高科技研发人才与劳动密集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们超过50%的员工都是从本地招聘,未来还会增加。”

据了解,目前TI封测厂已开始对外出货;晶圆凸点加工厂尚在前期筹备中,预计在2016年第二季度投产。未来达到一定产能规模后,将尽量实现成都制造晶圆全部本地化封装。

除了TI,其他国际巨头也动作频繁。英特尔公司2014年12月宣布将在未来15年内投资16亿美元,全面升级英特尔成都工厂,并将其最新的“高端测试技术”引入中国;戴尔成都工厂也在去年进入量产,实现进出口额2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43%,对成都高新综保区的进出口形成强力带动。

成绩背后

“IT世界工厂”将向产业链高端转型

2014年,成都高新综保区高新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累计实现进出口21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7%。漂亮的成绩单背后,综保区和整个成都高新区一样,也同样面临着“提质升位、转型升级”的重任。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口岸工作处副处长李海露介绍,综保区的前身是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本身就以加工贸易为主,2010年与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整合扩展成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李海露说,去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较高,源于戴尔成都工厂去年开始量产,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总体来说,加工制造类企业的业绩始终要受制于订单,“不能再满足于‘世界工厂\’的定位了。”

李海露表示,成都高新综保区目前正积极寻求转型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质量已成当务之急。“今年,综保区将进入一个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阶段。”

发展方向

瞄准维修研发转型帮助富士康建全球维修中心

2014年5月,海关总署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服务模式改革方案》中提出,支持上海自贸区进行功能拓展,向制造中心、维修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六大中心转型升级。对此,李海露表示,成都高新综保区已在积极实践,帮助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今年的计划是,先向维修中心和研发中心转型升级,再逐步拓展出六大中心功能。

李海露介绍,2014年,成都高新综保区帮助富士康等2家企业获得国家海关总署批准,试点开展国内外产品返区维修业务。“按照此前的政策,综保区内的企业只能做自己生产的出口产品的返厂维修,获批后,企业不仅可以修自己的出口产品,卖到国内的产品也能修了,这是个新的突破。”她说,“下一步我们希望再扩大该维修中心的功能,让其他品牌的平板电脑,也可以到这里维修。”

除维修中心,成都高新综保区还积极拓展研发中心功能。2014年,园区已有11家企业设立了规模不等的研发机构,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

李海露表示,帮助企业拓展更多功能,除了有利于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客观上也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去年成绩单

2014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1%,在全国25家有进出口实绩的综保区中名列第三,仅次于昆山综合保税区、新郑综合保税区。其中,实现出口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四川省外贸出口的35%;实现进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四川省外贸进口的50%。加工贸易方面,2014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占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的77%。

■资料链接

成都高新综保区于201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1年2月25日通过国家验收。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制造,晶圆制造及芯片封装测试,电子元器件、精密机械加工以及生物制药产业,连续多年在四川外贸进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后

《主动引领新常态成都高新再创业》系列报道今日刊发最后一篇,从德州仪器、英特尔、戴尔等知名跨国公司的新项目剖析成都高新区IT产业的转型升级。

先行先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是成都高新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成都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一年多以来,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全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种沉甸甸的统计数据,都印证了这些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在新常态下的新成效。

希望这组报道能够管中窥豹,帮助读者了解数据背后,处于高端产业和发展最前沿的区域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采取的思路和做法,也希望这组报道能够为更多正在探索新常态发展的决策者和处于转型升级中的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启迪。

新闻推荐

成都客运启动黄色预警

早报讯(记者王亚楠实习生汪鑫)近日,成都市道路春运进入高峰期,中心城区客运站旅客流量持续增加,目前峰值已达18万人次,预计节前客运高峰期,中心城区日客流量峰值将达30万人次左右。成都市根据2015年道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成都万科惠民行动2015-02-13 16:14
年夜饭火爆2015-02-12 16:14
1970-01-01 08:00
评论:(瞄准新领域 “IT世界工厂”转型升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