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医生”出诊听风辨形一天走走敲敲听13趟车
■天府早报记者王亚楠实习生汪鑫 摄影赵霞实习生尹一智
2月4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大幕,数万人涌入车站,盼望早日归乡。而对于服务在铁路一线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为了千家万户的团聚,放弃自己的节日休息,坚守和奋战在运输一线。在成都铁路局成都车辆段,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仅凭管线里面的风声,就能辨别车辆状况,为行车安全把关,被铁路人形象地称为 “听风者”。
参加工作才两年腰肌劳损
作为检查列车安全的地方,成都车辆段就形同于医院的“住院部”。上百名身怀绝技的“列车医生”待命在此。24岁的周玮2012年来到成都车辆段,开始了自己的“听风者”生涯。
一把检点锤、一支手电、两台对讲机、一双沾满油渍的白手套……这是周玮每天工作时的必备工具。
列车进站后,周玮熟练地把地面装置的管子套上列车的充风口,拿起对讲机向地面装置发出指令开始充风,然后举起检点锤开始试风,检点锤落时便开始听风。
沿着列车外部仔细聆听,拿出检点锤弯下腰对列车配件敲敲打打,查看是否松动,跳下列车轨道用手电检查底部,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最少要40分钟,最长则是两个小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周玮,已经出现了腰肌劳损的症状。
夏天工作最艰苦冬天好点
因为工作导致身体受损,工作环境也成为家人反对周玮做“听风者”的原因,“夏天臭、热,有蚊子,冬天好一点,只是稍微冷点。”周玮说,当在夏天进行试风时,因为天气原因,列车的味道会很大,跳下轨道去检查列车底部的那种感觉才叫刺激,“就像蒸桑拿一样,外面30℃,底下就有40℃,下去几分钟,衣服就全部打湿了。”
从早上7点半开始,周玮一直在场地上忙。当反反复复进行那些“听风”的操作时,时钟已跑到12点。这时,周玮才有短暂的午餐时间,“因为开始春运了,所以比较忙,今天一共要听13趟车。”
今年,周玮可以在大年三十团个年,但初一一大早又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没有时间谈恋爱大多单身
因为平时工作忙,周玮和其他3名同事住在单位职工宿舍里,虽然是单身宿舍,但周玮有女朋友,这一点让组里面其他队友羡慕。由于周玮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需要随传随到,平常陪伴女友的时间少之又少,“虽然我们两个不常见面,但是感情一直都很好。”周玮笑着说。
据周玮介绍,没有时间谈恋爱一直都是单位里面同事们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平常的工作又脏又累,一般的女娃娃可能看不上。”和周玮一个宿舍的同事说道。
■如何听风
装备
手上拿着检点锤,裤兜里支出半截手电,腰间别着两个对讲机。
听风
周玮快步走到距离列车不到2米的地面微机控制试风装置面前,拿出对讲机向装置发出指令,设置完成,便站到列车车头做出标志性动作,举起检点锤给队友发去信号,并用对讲机说:“第二次试风,感度,50KPA。”
如何辨别有问题的风声
如气球放气声不正常
周玮说,仔细聆听充风后管线里面的风声,然后判断车辆状况,“如果你听到的风声是像气球放气的这种声音,那就不正常,我们需要找到漏气的地方,对它进行处理。”
声音清脆有力正常
听过风声确定管线无故障后,周玮再次拿起检点锤,对列车上的螺丝、带子、螺旋管进行敲打……当、当、当,一阵清脆的配件和检点锤的碰撞声四处响起,“这种声音就是正常的,如果有松动的地方,它的声音就会有点发闷。”周玮说。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雍铃子摄影赵霞)TVB热剧《冲上云霄》不仅在香港本地收视长虹,更借着视频网站崛起走红内地。而导演叶伟信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在羊年大年初一推出电影版。昨日该片在成都举行发布会,导演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