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顿
2014年底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流沙河先生本人,求得签名,并让我重新认识了老人家。
当然,了解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他的书了。新星出版社新出的《晚窗偷得读书灯》(2015年1月出版),是编辑从沙老多年为他人做的序、跋中选出来的好文,也有沙老为《新民晚报》等报纸读书栏目写的短文,文章虽短,仍处处见先生的真性情。沙老的太太吴茂华也为一家报纸的“读书乐”栏目写过一篇小文,谈女人与读书。编辑打电话过来说:看地址您和流沙河老师好像是住得很近啊。吴老师答:很近,住一个房间呢。这是读书人才有的乐趣吧。
沙老新书的名字来自宋人的一首绝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大概是流沙河先生最喜欢的诗之一,因为很契合60年前他在成都北郊劳动改造时读书的心境。那是最苦的岁月,但如今回想起来,也是他最快乐的读书岁月。
尽管内容都是为别人的书写的序,但书仍然很可读,因为他写得特别认真,写序时他也写人,写这座城市。他为樊建川《大馆奴》写序,题目就是《给樊妖精写序》,文末直言:“论这建川,人是好人。读者不妨取法其生之勤,扬弃其道之埆吧。”太埆就是太艰苦,太不滋润,太妖精作怪了。最先说樊建川是妖精的,是成都另一位老人车辐。本书中,也收录了一篇流沙河写车辐的文章《车先生外传》,读者不妨找来细读,这是写车辐写得最好的文章了。读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体会成都这座城市的灵魂。
本书的腰封有一句推荐语:“粹然真读书人,浩博渊雅;阅尽人世沧桑,即之也温。”读此书,会发现此言不虚。我买书,往往先把腰封扯来扔掉,但这次却很是犹豫了。
因为,“粹然真读书人”,能担得起这称号的,毕竟不多。
新闻推荐
商报小记者冯弋珂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去年春节,我们一家去了西安的爷爷奶奶家过年。这过年的趣事可多了,说起来我就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奶奶看着这团团圆圆、有说有笑的一家人,脸上笑开了花。这一高...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