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伙陈跃峰已在哈萨克斯坦闯出一片新天地。
成都小伙陈跃峰打造哈萨克斯坦最大民营安装公司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就像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处处充满机遇。”成都小伙陈跃峰瞅准哈萨克斯坦市场的空白,仅用一年时间,就把公司做成了当地最大的民营安装公司。陈跃峰说,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做生意,首先要深入了解这里的法律法规,不然会吃亏。“有太多企业就是因为没弄懂当地的规则而败退,包括一些国有大型企业。”陈跃峰说,他也是经过两次挫折后,才逐渐弄懂这一点。“很多以前的经验在这个国家并不适用,它有自己的特点,而我们不了解这一点。”陈跃峰说,经过两个项目的失败后,自己在后续项目上仔细了很多,开始认真研究有关法规条例,虽然还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再也没有出现此前的大幅亏损情况。
试水 连续遭遇两次挫折
2013年3月,当时还在成都国企做项目经理的陈跃峰,跟着公司到哈萨克斯坦做一个项目。“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哈萨克斯坦很多地方跟中国不一样,第一,它的国土面积很大人很少,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第二,这里的工业基础不是很雄厚,我们过来做工业安装,正好能填补空白;第三,当时这里没有一家专业的民营安装公司。这正是我创业的一个初衷。”陈跃峰说,自己是瞅准了时机“入市”。2014年1月,陈跃峰和一位内蒙古合伙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立了城市安装公司。就在准备大干一场时,公司却接连遭遇两次挫折。陈跃峰接到的第一单,是位于卡拉干达的发电厂项目,“当时正好是冬天,要进行一个钢结构的安装,但所有人都不敢施工,不敢上去,最后导致工期拖延。”陈跃峰说,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工人只要不是因为自身原因不上班,公司就要发工资。就这样,因为天气原因,工程长时间延期,项目做完后,陈跃峰发现出现了小幅亏损。“第二个项目也是钢结构安装。”陈跃峰说,“按照在中国的价格,只要每吨四五百元就能做出来,而这边给我们的报价是1800元一吨,看起来随便都能挣钱嘛。但是等做完后发现亏得一塌糊涂,亏损达到20%。”为什么会亏损这么严重?陈跃峰说,“主要是因为当时刚到哈萨克斯坦,对当地的标准和施工的管理规范都了解得不够深入。”“当地管理公司对安全质量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安全质量的操作就会要求停工,至少停三天,多的时候停十天,”陈跃峰说,“然后每一道工序,都是以保护劳动者为前提的,非常苛刻。”陈跃峰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在中国,装一个钢梁,就是两个人爬上去上螺丝,用一个吊车就可以装,但在这儿,要用一个吊车两个吊篮,人必须站在吊篮上面才能去拧螺丝;再比如有一个地方需要焊接,有20米高,在国内可能用一个吊车一个吊篮把人吊上去就能做,但在哈萨克斯坦必须要做一个20米高的脚手架。“这样算下来,一个300块钱的工程量,付出的成本可能是30000块钱。”陈跃峰说,“第二个项目亏损约36万元人民币。“虽然连续遭遇两次亏损,但陈跃峰一直没有后退的想法。“成立公司时我们就仔细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市场需求,只是我们在对市场的具体把握上做得不够,缺乏经验。“总结两次失利的原因,陈跃峰说,“很多以前的经验在这个国家并不适用,我们不了解这个国家的特点。”经过这两个项目后,他在后续项目上仔细了很多,开始认真研究有关法规条例,虽然仍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再也没出现大幅亏损。
壮大 成为当地最大民企
陈跃峰的公司成立一年多,如今仅工人就有900多,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民营安装公司。这900人中,当地工人约有150人,中国工人约有750人,其中四川工人约有450人。“目前承接正在施工的有5个项目,其中包括冶炼、铜矿、发电、石油炼化等大型项目,主要做电机、管道、设备等设施安装。“陈跃峰说,5个项目的整体规模约在4000万美元。虽然公司发展得非常快,但陈跃峰目前想做的并不是继续扩大业务,而是把业务稳定住。“我感觉公司扩张速度太快,这会导致管理等各方面跟不上,所以我就想不要那么快,甚至会停下来,先把团队打造好,然后再做一些新业务。”陈跃峰说,“目前我在做的事,就是锻炼这个团队。”
与此同时,陈跃峰做的另一件事,是使工人尽可能地本地化。“目前哈方员工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办公室行政人员和工人,中层的管理人员不多,但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陈跃峰说,“我们目前的施工管理,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但是我也尽量让本地人介入。”据介绍,目前卡拉干达第三电厂项目,除了项目经理和一个工长是中国人,其他工程师等都是本地人。在陈跃峰的办公室,有不少会说中文的哈方工作人员。陈跃峰说,招工时会根据岗位需求招募会中文的员工。“比如说需要跟中国人对接的岗位,就要懂汉语,还要对中国有一定了解,才能跟中国人有更好的沟通。”陈跃峰说,他在这一年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俄语,“我有翻译,但我觉得自己能用俄语交流,和哈方员工交流起来会更亲切。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也会更加便利。”
机遇 一带一路成助推器
陈跃峰说,“哈萨克斯坦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大,人又少,可以依靠资源驱动来发展,后劲很大。”对于未来的发展机遇,他分析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轻工、重工包括民生的日用品,都会快速发展。陈跃峰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起,很多四川的朋友也在向他打听当地的商业机会,还有很多人赴哈考察,“现在的哈萨克斯坦跟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差不多,有很多机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中亚的投资肯定会加强,我现在做的基础建设这一行,应该会有超出预期的发展。”去年,陈跃峰的公司在当地纳税3000万坚戈(注:当地货币,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这在当地已经算是利税大户了。“只有互利,才能长久。我们会大量从本地企业采购一些东西,或者租赁设备,这带动了当地企业的业务。”陈跃峰说,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哈方员工的工作态度也逐渐开始转变,有一些人会尝试着认同中国人做事的方式,比如说加班。
新闻推荐
随着一季度家装旺季暂落下帷幕,5月13日,“华西家装诚信联盟”迎来了2015年第二期会议沙龙,联盟内的装饰企业:创新思维装饰、和信居装饰、九鼎装饰、创美家装饰、百歌装饰、馨居尚装饰以及香...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