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就像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处处充满机遇。”成都小伙陈跃峰瞅准哈萨克斯坦市场的空白,仅用一年时间,就把公司做成了当地最大的民营安装公司。
陈跃峰说,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做生意,首先要深入了解这里的法律法规,不然会吃亏。“很多以前的经验在这个国家并不适用,它有自己的特点,而我们不了解这一点。”陈跃峰说,经过两个项目的失败后,自己在后续项目上仔细了很多,开始认真研究有关法规条例,虽然还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再也没有出现此前的大幅亏损情况。陈跃峰在哈萨克斯坦的创业经历和经验,或许会给很多想打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的民营企业一些借鉴。
●签证难办周期较长
陈跃峰说,在当地做生意,遇到最大的困难首先就是签证,签证的名额申请比较困难,签证的周期比较长,签过的比例不确定。
陈跃峰说,上一批递交500名劳务工人的签证后,拒签率达到了10%。不过他提醒,办理劳务签证到期时,可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续签,续期也是一年,不出意外的话可以一直续。
●签证限定工作区域
陈跃峰说,在哈萨克斯坦并不是说拿了签证就可以到处干活,必须要有工作许可才行,不然就是非法。
“工作签证只能限定在某一个州工作,不能在哈全国工作,签证下来时,就已经确定是哪个州了。如果需要到其他州工作,就需要开出差证明,但有效期只有两个月。”陈跃峰说,这种限定工作区域的签证模式,为企业增加了不少障碍。
“比如说我办了500人的签证,我是为阿斯塔纳准备的,但后来发现可能哪里用不了这么多人,而其他州我有个业务,但这些人不具备其他州的劳务签证,所以你要走法律程序合法化,程序上非常麻烦。”
●员工要实现本地化
“企业要在本地生存,必须遵守当地法律,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最后必须实现本地化。”陈跃峰说,“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只有实现了本地化,才能真正扎根当地实现发展。”陈跃峰说,中国很多国企因为不了解当地市场,按固有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最后败退的非常多。
“比如说建筑行业,有好多中国公司以低价中标,然后再通过业主来进行后期沟通,肯定会亏得血本无归。”陈跃峰说,“包括工期,按照我们的施工方式和思维,认为完全没问题,但在这里执行的管理制度都不一样,最终可能两三倍的工期都完不成。”
●法律顾问不可或缺
陈跃峰说,当地的法律顾问是所有企业的一个标配。
“法律顾问主要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企业在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或者是跟其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应该怎么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陈跃峰说,“比如说有些法律法规、政策我们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做了,我们认为没有违法,但实际上违法了,这也是导致一些企业落败的原因。”
●大部分事情要公证
公证制度,也是哈萨克斯坦一个很特殊的情况。
“在这里大部分的事情都需要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陈跃峰说,“比如我委托公司员工去干某一件事情,就必须公证,所以就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一起到公证处去公证,两个人都要在场才行,程序比较复杂。”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 王国平 李臣 杨帆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5月16日(本周六),由华西社区报主办的“放飞吧,梦想”恒大杯首届纸飞机大赛将于恒大翡翠华庭售楼部正式举办。本次比赛将带您回到童真年代,提前欢度六一儿童节,现诚邀成都大小朋友到访参加。据...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