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5年,美食也在“迁徙”,而“舌尖上的迁徙”的背后,反映的是国民人口的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那么,中国“吃货们”的喜好到底有何变化?“吃”上的生活变迁有何特点?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联合百度糯米,依托百度糯米和百度搜索等对线上饮食消费进行全网数据挖掘、分析,用覆盖全国40余个主要城市、近百万家门店、上亿用户的2015年全年的大数据,为你描述2015“舌尖上的迁徙”。
菜系的“迁徙”
外地菜系在多地“逆袭”
在“舌尖上的中国”,各种菜系的纷繁复杂令全世界“吃货”艳羡。那么,不同的菜系,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到底如何?
全国线上饮食消费数据显示,以菜品区分,全国最受欢迎的菜品是火锅,占比23%,其次是小吃快餐(15%)、自助餐(14%)、蛋糕(12%)、烧烤/烤肉(10%)。
——哪儿的人最爱吃海鲜?数据显示,是厦门(16%)、上海(15%)和北京(12%)。在海鲜消费量榜单上,三亚居然被挤出了前十(2%)。数据分析人员表示,会不会是因为海鲜价格欺诈被投诉太多,游客们都怕了?
——在中国大都市,外国菜系常常“逆袭”。比如韩国料理,在中国随处可见,数据显示,在全国市场中,韩国料理消费最多的是北京(24%)、上海(18%)、广州(13%)。东南亚菜也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消费最多的是上海(30%)、广州(22%)、南京(17%)。
——本地人首选都是本地菜吗?显然不是。比如在山东济南,鲁菜消费量排第五;在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菜消费量也排在第五。
这么看,最牛的还要属川菜。在全国市场上,川菜消费量最大的是上海(25%),其次是北京(23%),然后才是成都(17%)。数据还显示,在天津、福州等地,川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本地菜系。
最霸气的“迁徙”
“火锅帝国”逐渐形成
如果说有一种食物的“迁徙”呈现四面出击、渐成“帝国”之势,那么非火锅莫属。在全国各菜品线上消费量中,火锅占比最高(23%)。
具体在各个城市,数据显示,北京(24%)、上海(24%)、成都(15%)、广州(7%)、南京(7%)都是火锅消费大户,相比之下,重庆的火锅消费量竟然排在了倒数第五。或许,重庆人吃火锅,都是走到哪吃到哪,不通过线上消费吧。
有意思的是,火锅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百度搜索上,“吃货们”常搜的火锅品种竟然多达75种,其中最热门的是四川火锅和涮羊肉火锅,比较奇葩的水果火锅、菊花火锅,也成为热搜词。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火锅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0%,月流水则是去年同期的3倍。“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成了“火锅上的中国”。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在148页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4张彩图格外引人注目——分别是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城市群空间分布和全国主体功能区示意图。蓝、红、绿、黄、紫……...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