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到2025年
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60%
PM10年均浓度小于90微克/立方米
PM2.5年均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中心城区、郊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
100%、100%、80%
昨日,《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规划给出了未来十年成都生态文明的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要实现的18项重点指标,规划了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七大主要任务。梳理出238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多亿元。
PM10年均浓度将小于90微克/立方米
规划总体定位为建设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到2025年,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度融合,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5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60%,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中心城区、郊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80%。
最严耕地保护 确保生态红线不突破
在规划部署的七大任务中,将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列在首位,明确成都生产、生活和生态等三大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全域空间开发格局,包括优化主体功能分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划定空间管理红线等。
“成都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65万公顷禁止建设区等生态红线不突破。” 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新年文化艺术月“成都艺术剧院参加英国‘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伦敦市中心广场慰侨演出,第一场演出圆满结束!特拉法加广场的观众达到70万人,感动了70万观众!感动了伦敦!在英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展示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