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的历史在中国很悠久,它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祖先,就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或改进的“木牛流马”。这个在古代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后勤装备,到底是什么东东?
可能就是独轮小推车
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是在西汉晚年。把木牛流马和独轮车相提并论的是在宋代,如宋真宗时杨允恭建议依照“诸葛亮木牛之制”,用“小车”运军粮。这里的“小车”就是独轮小推车。
独轮车的原动力主要是人力,可由一个人在后面用手推动,也可一人拉一人推。有了这种车,比人力担挑、畜力驮载,运输能力可以增加好几倍。独轮车灵巧方便、用途广泛。直到今天,这种独轮车仍在广大农村使用,只是形状方面各地有些差异,在名称叫法上有的叫独轮车,也有的叫小车、手车、土牛的。在成都平原,人们叫鸡公车。“木牛流马”主要用于运粮,它可运载一个士兵一年的口粮,约合250公斤左右。而今天的小推车,可以装载约500公斤的东西,载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还有专家认为,“木牛”和“流马”是不同的两种运载工具,前者用于陆地,后者用于水运。
发明者到底是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对流马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首次出现粮食运输难以为继的问题,是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
一般都认为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的发明,但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手下的官员蒲元提出制造木牛流马的创意,为诸葛亮所采纳制造。不管是诸葛亮本人设计的也好,还是蒲元的建议被他所采纳也好,总之,诸葛亮都亲自参加了设计过程,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从这一点出发,后来人们把这项改革都归在诸葛亮的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时间上讲,在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之前,四川地区已经出现了独轮车,他的设计方案完全有可能是吸收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意见。此外,诸葛亮的故乡是琅琊郡阳都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沂南,他十三岁时离开山东到豫章郡,十七岁时去荆州,当时山东地区就已经有了独轮小推车。他的方案是取自儿时家乡见闻的灵感,也是有可能的。
(据广州日报)
现代人复制的木牛的一个版本
木牛流马的一个复制版本
新闻推荐
从4月1日起,随着驾考改革落地,天津、包头、长春、南京、宁波、马鞍山、福州、吉安、青岛、安阳、武汉、南宁、成都、黔东南、大理、宝鸡等16个试点市(州)开展小汽车自学直考试点。“新华视点”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