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从“偷鸡腿的母亲” 到“感动世界的树”

来源:成都商报 2016-06-07 17:26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评论员 付克友

道德本来是个好东西——如果它只呆在它该呆的地方,维系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运转。遗憾的是,道德的缰绳掌握在众人之手,很多时候会信马由缰,跑到其他领域搅动一池春水。这时,道德可能成为棒杀利器,也可能成为捧杀利器。

当道德成为棒杀利器,不单针对强者,弱者也未必幸免,比如这段时间成为舆论焦点的那位“偷鸡腿的母亲”。

众所周知的故事是,这位贫穷的母亲,从一家超市偷拿了一点杂粮、一个鸡腿和两本儿童读物,想给患严重肾病的女儿“一份儿童节礼物”。因为“最心酸”“最感人”,很快传遍网络,两小时就筹得30万捐款。很多评论因此担忧,这样的爱心会助长“我穷我有理,我弱我任性”的不良风气和不良示范,牺牲了价值判断,冲毁了是非界限,总之,让道德严重受伤。偷鸡腿的母亲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一度被贴上“惯偷”标签。

你看,道德真是无所不在,献个爱心也要经受道德拷问。问题在于:这种道德忧虑,基本上是杞人忧天。很简单,人们捐赠,并非因为女子“偷鸡腿”,而是因为她贫困无助的遭遇,引发内心深处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没有人认为,偷鸡腿的行为是正确的,是道德的,更不会因为母爱就变得高尚。不偷盗的道德准则,当然是社会底线,但最基本的同情与人性,同样是另一种社会底线。它们本来是可以互不相干、各行其是的两个层面,不应被混为一谈。爱心从来没有伤害道德,又何必以道德名义谴责爱心?至于“偷鸡腿的母亲”,她的盗窃行为已经受到法律惩罚(警察训诫)和道德评价(她自己也感到羞愧),又有什么理由让她继续背负超越盗窃行为本身的道德审判?这样的道德审判,不是棒杀是什么?

而近日热炒的另一个故事里,当两位种树的残疾老人,经过CNN报道,突然从“感动河北”变成“感动世界”,道德又成为一种捧杀的利器——本来是要卖树给儿子结婚买房的,现在也不敢卖了,因为他们成了“植树造林、净化环境、造福后代”的典型,如果卖树,岂不是打脸,丧失正能量,辜负了社会的道德期待?

你看,道德真是如影随形,连两位残疾老人也“压力山大”。他们为什么要在乎这样的道德期待?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道德世界:大公无私是最大美德,而越是艰难困苦就越彰显美德。然而,两位残疾老人去种50亩荒滩,是不是很残忍?如果再把它当做一种奉献的美德来宣扬,本身是不是很不道德?但我们宁愿反其道而行之,从残忍中去发现美德,并继续进行道德绑架。这样的道德绑架,犹如一种捧杀。

从“偷鸡腿的母亲”到“感动世界的树”,从道德的棒杀到捧杀,是“泛道德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对社会事件泛道德论评价,对他人泛道德要求。脱掉“泛道德主义”的外衣,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端午小长假高速不免费

成都商报讯(李婧记者张肇婷)今年端午放假时间为6月9、10、11日3天,高速公路不实行免费通行政策。高速交警预计端午节期间人员出行密集,交通流量将大幅增加,出行高峰可能出现在6月8日16点至19点,6月11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偷鸡腿的母亲” 到“感动世界的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