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
1
在《中国好声音》开播的第二季,我们上海、厦门、成都三地的小伙伴们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叫做“好声音第二季”,原本以为是个临时的吐槽群,没想到却从第二季变成了第三季、第四季。不过,感觉今年这个群的功能要终结掉了。
今年“中国新歌声”首播那晚,我的朋友圈里关于“新歌声”的话题一片死寂。我问:你们没看“新歌声”吗?良久,群里传出索然无味的两个字:没有。
2
相较于大家的心如止水,我还是余情未了地打开了电视,看见四位评委还是又唱又跳地开了场,然后激情澎湃地在脸上堆满了各种表情,讶异、强忍、欣喜、不可思议……忽然觉得他们真是不容易。第一次拍按钮可能真的是期待,第一次选到心仪的学员也可能真的会比较兴奋,但几百遍下来还能保持这种新奇特的效果,我觉得一般人还是做不下来。
没有了主持人,四位评委就成了话痨。一个人不停找话说自己会很尴尬,四个人轮流找话说对方就会很尴尬,这一季我不止一次看到学员露出非常尴尬的笑。最惨不忍睹的是汪峰,不停谈到章子怡,我觉得我的尴尬症已经没法好了。
3
然后说说本期学员。除了唱《心有独钟》的李佩玲,我真的没再记住谁了。
我总结了一下,除了李佩玲我是既记住了歌又记住了人以外,有一个唱《天空之城》的小伙子,这是属于只记住歌的。另外有个很朴实的大胡子东北小伙,这是属于记住人的。其他全部没印象了。我甚至不记得第一个出场的是个高颜值小鲜肉了,直到昨天看到弹幕说他长得像高配版赵本山,我才猛然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那天我看“新歌声”是在电脑前把电视开着当背景音乐看的,前面的听着都觉得没入耳,直到那个叫李佩玲的女孩子开口唱歌。这个节目越来越油滑,选手越来越爱讲故事,满口胡诌,所以听到这么干净的声音,还真是一股清泉。
最后强烈怀念一下刘欢老师。他在的那一季,有插科打诨的,但至少他还会给出专业意见和知识。电视台也应该好好想想,娱乐之余,大家不会真的把媚俗当作好东西的,不然真的是没啥看头了。(joshua)
4
前几天,看到一个叫“丁太升”的人发了个微博,让我击节叫好——音乐选秀中最low的唱歌方式:1、假爵士,无论唱什么歌都弄得假装特洋气;2、辅音过度,比如把“的”唱成“啧”,把“他”唱成“擦”,这是典型不好好唱歌,极端做作;3、嘶吼,不是所有歌都适合那么嘶吼,特别歌厅范儿;4、握话筒的手指打拍子、拉话筒等动作,其实也挺歌厅的。别夸张,简单反而会更好。
哈哈哈哈,是不是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每次看选秀节目,我最烦选手唱《找自己》,但偏偏很多选手都喜欢唱这首歌,觉得特洋气。可以说,很多人唱这首歌时表现出来的毛病,除了第三点其他几点全占了。闭着眼,话筒贴得多拢,一副陶醉得要死的样子。唱着唱着,还突然来个转音,转得之突兀,声音之尖利,让本来烦得都低下了头的我以为他发羊癫疯了呢。讲真,我一直觉得陶喆已经把这首歌能装的部分都装完了,根本没给翻唱者留任何余地,你还凑这个热闹干什么呢!
5
今年的“中国新歌声”真是毫无亮点,要颜值没颜值,要唱功也一般。上周终于觉得那个唱《梦回唐朝》的男人不错,干干净净周周正正的,可惜帽子一取,立马张嘉译变黄渤。看来帽子之于男人,就像墨镜之于女人,不可或缺。
当然,在这个节目里,我再一次深刻领会了化妆的重要性。比如上一期那个唱《小幸运》的男生,唱《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的女生,生活中都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长相,但经化妆师简单一化,一上台,立马变成小鲜肉,只要不说话不笑不露出长得不太好的牙齿,都还有那么一点点星味。难怪现在的小年轻比我们这些中年人都还爱化妆,每天早上不折腾半个钟头绝对不得出卫生间,哪怕你在外面内急得打转转都风雨不动安如山。(夏周)
新闻推荐
7月27日,在天府新区质安站的全程监督下,成都天投集团、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对西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进行了竣工验收,标志着这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西...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