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舒琴)日前,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55条实施细则,将肩负国家自主创新和成都市“东进”“南拓”责任使命,以增强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环境、扩大公共供给为方向,以促创新、优产业、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建设,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动能。
《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成都高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科技、人才、土地、金融、环保等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新的供需平衡。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今年要力争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
该《方案》提出,设立3个50亿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校地军民协同创新、领军人才引领创新,全面加强创新供给能力建设;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围绕重点产业打造良性产业生态系统,建设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成都本土领军企业;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力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突出提升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公共供给能力。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抓住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五区叠加”发展机遇,从产业、要素、制度三个层面着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开放红利、新区红利、创新红利和政策红利,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着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新闻推荐
成都法院发布2016年度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白皮书本报讯(王晓燕夏旭东记者刘冰玉)2016年成都两级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结时间约为60.21天,快于其他类型民事案件的平均审结时间。这是记者从昨(2)日成...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