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工作7年了,现在能申请中国‘绿卡\’吗?”“警官,我是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否能申请‘绿卡\’?”……5月31日,省公安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公布新推出的十三项出入境便民举措,6月1日落地实施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出台“成都出入境改革创新十五条”,昨日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中国“绿卡”申请人。
美籍华人第一个拿到申请回执
昨日上午10点,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三楼的外国人签证大厅里,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申请人向前台警官们咨询着各种问题,希望第一时间递交自己的中国“绿卡”申请。
从美国学成归来并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的美籍华人汤羽(音译)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出入境民警主动找到他,告知“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当地工作,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汤羽完全符合这样的要求,昨日第一个通过申请并拿到回执。
自2009年起就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的一对日本籍夫妇,曾多次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咨询,但因不符合申请条件而无法申请中国“绿卡”。新政发布后,民警第一时间告知他们可以通过外籍华人在华工作达到规定时间的渠道来申请。昨日上午,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赶来向民警递交了申请材料。
新政后外籍人士出入境更便利
“2003年至2014年,全国发出的中国‘绿卡\’不到7000张,全成都市不到70张。而据统计,常居四川的外籍人士有15000多人,90%以上分布在成都,是中西部城市聚集性最强的城市。”据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彭兴莉介绍,根据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相关政策,成都市自6月1日起推出“成都出入境改革创新十五条”,针对外籍人才、外籍华人、长期在蓉工作的外国人以及外籍学生等创新创业发展中的主体人群,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
“成都出入境改革创新十五条”在省公安厅13条新政的基础上,增加了2条新政措施。一是开创性地设置“TF”(TALENT FIRST人才优先)窗口,并在成都自贸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各签证受理大厅全面开通,为外籍人才开通申请永久居留和签证证件的一对一快捷服务通道;二是在外籍人才聚集地新建出入境服务站,延伸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赋予外籍华人更多认同感和归属感
新政的突破利好有哪些具体体现?彭兴莉说,例如在畅通申请永久居留申请渠道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将自贸区、全创改管理机构纳入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单位范围,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开辟永久居留“直通车”。
为了赋予外籍华人更多认同感和归属感,新政规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自贸区或全创改区工作的外籍华人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在自贸区或全创改区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实际居住不少于6个月的外籍华人,也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对其工作单位类别、职务或工资方面不再作要求。
在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投身成都市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突破现行政策下外国学生就业需“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求,为创业初期的外籍学生提供更长的停留居留预期,激发外国学生赴成都市自贸区、全创改区创新创业热情。
新政中对长期在蓉工作外国人申请居留许可也变得更加灵活,突破现行法规只允许外籍高层次人才(A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或投资者申请5年期居留许可的限制,对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记录良好、在蓉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一年期及以上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取得相应期限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后,可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居留期最长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文/图
新闻推荐
扎实抓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不断增强现代金融辐射带动力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城市发展至为关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