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舒琴
作为四川、成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显著,其贡献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近日,西南商报记者获悉,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1-7月实现产值1304.9亿元,同比增长20.6%,增加值增长49.9%。从2016年企稳回升,再到今年前7个月的49.9%的增加值增速,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画出一道坚挺的上扬曲线。
龙头企业带动
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高速增长轨道
9月5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万亿元,是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速11.6%;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3万亿元,是2012年的1.89倍,年均增速17.3%。
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体,目前,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加快升级,在集成电路方面已形成IC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2016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达3250.4亿元,占成都市65.2%,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12个国家级基地授牌,是成都市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的核心聚集区。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引发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变革。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影响,电子元器件需求显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2016年,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领域快速发展,同比增速分别为34.3%、32.8%,德州仪器、英特尔、天马微等龙头企业增速均在15%以上,带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企稳回升,并在新产品、新项目的推动下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形成了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重大项目投产
助力产业生态圈良性发展
今年2月,投资百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落户成都高新区,为集成电路发展注入强心剂;随后,格罗方德宣布再度携手成都高新区,在成都打造世界级FD-SOI生态圈。5月,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触控显示屏被点亮。7月,新华三集团投资10亿元在成都设立新华三成都研究院,聚焦5G技术和下一代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
国内外众多知名IT企业的落户,离不开成都拥有的良好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高覆盖面的政策支持。今年7月初,成都发布《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通过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产业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随后,成都高新区发布《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由财政出资50亿元建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吸纳国内外知名专业资本设立聚焦重点领域的专业基金,合计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四大特色优势领域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行业类别最齐备、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核心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 “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突出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终端领域的特色优势,加快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挥在成都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产业主支撑作用。
新闻推荐
方言龙门阵□林文询曾几何时,成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中的“王国”。此言绝非妄语。上世纪50年代不说了,人们看骑自行车的人,还像今日看开私家车出入别墅的富豪们一般惊羡。就是到了六七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