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咨询顾问团参观考察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摄影记者 张士博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4条基本方略,擘画出中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然全面开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历史交汇期,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代使命的成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又该如何找准位置、勇于担当、贡献力量?
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本月19日在参加四川省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这样说——
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担当,树立冲刺世界城市的雄心壮志;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强担当,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代使命;自觉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强担当,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而一个城市的担当,源于热爱并贡献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市民、每一家企业。
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都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位成都市民、每一家身在成都的企业,乃至每一位关心成都发展的人士都应该思索并回答的问题。
今日起,本报开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报道——“学习新思想 争创新作为 展示新形象”,正是要让这些回答变得更加响亮。
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担当,树立冲刺世界城市的雄心壮志。
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强担当,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代使命。
自觉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强担当,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
航空航天、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先进制造业”。它们融于先进制造技术、位于价值链中高端,堪称引领时代发展、撬动经济增长的支点;同时,它们也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未来行业”。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集群”需要若干分子的集聚,成都当仁不让。世界城市呼唤国际智慧,国际智慧引领世界城市,成都要实现人产城的深度融合,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城市,必须聚众智、汇众力,尤其需要向顾问们借智借脑。
昨日,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城市产业支撑力”为主题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专题咨询会召开。12名来自商界、学界的国际顶级大咖担当成都的“军师”,为成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国际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阿尔斯通全球公共事务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德勒表示,成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应该热情拥抱21世纪智慧出行的方式,打造智慧交通。戴尔全球副总裁周兵则认为,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于研发人才和相关研发中心的扶持是重要一环,建议积极建设数字化政府、数字化城市,让成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身为各自行业领军人物的顾问和代表们,在为成都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表达出愿意与成都携手合作的决心。摩托罗拉系统(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富莉莉表示,愿意在提升制造效率、推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助力制造业创新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为成都的建设做出贡献。成都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有着大好的机会循着效率、服务、创新、安全四条增长路径发展先进制造业。德州仪器全球副总裁默罕默德·尤纳斯也认为,随着重大项目的汇集,成都高新西部园区正在成为集成电路制造业竞相选择的热点投资地区。德州仪器将继续在成都长期发展,保持紧密合作,以实现企业投资和地区发展的双赢成果。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6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509亿元,列国家中心城市第5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未来五年,成都市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以生态圈建设理念,聚集产业高端要素,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构建重点突出、梯度有序、接力发展的现代先进制造业体系。
昨日上午,为了让与会的顾问和代表们更加了解成都制造业的现状,专题咨询会前,嘉宾还参观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和戴卡凯思曼成都零部件有限公司。有了实地考察做基础,他们的建议在新锐之余,又多了一分务实。
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CityNet秘书长 维杰·杰格内森:
颠覆性的技术在决定制造业的未来
“这是一次有意思的参观。”站在神龙汽车成都工厂的园区,杰格内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看到神龙工厂内机器人在进行焊装时,毫不吝惜地肯定了成都制造业的发展。
但这是他理想中的先进制造业吗?虽然高度的自动化,已经让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成为“一座没有仓库的工厂”,园区整洁、秩序井然,但这仍然不是杰格内森所认为的未来工厂的标准。杰格内森指出,机器人会在制造业得到更多的应用,成都要达到智能制造的目标,应当再次发力。他举例说,美国的汽车产业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而是更注重向市场推出出行的解决方案,比如特斯拉用软件来解决出行问题。也就是说,汽车制造不是单一的重工业,而是与智能制造、智能汽车相结合的全新领域,它涉及无人驾驶、自动防追尾装置等软件。
以神龙汽车为代表的成都汽车制造业无疑是先进的,但更新更具颠覆性的技术需要成都去探索。他举例说,神龙汽车工厂虽然有足够多的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操作,但依然是传统的、机械的生产方式;未来将是人和机器人的共同交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当3D打印技术发达到一定程度时,所有的汽车主体就将一体化生产。”
银行家、前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顾问团总召集人 欧兆伦:
金融的多元化能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从2008年开始,欧兆伦每年都要来成都两三次。当参观成都智能制造的车队行驶在成都经开区和天府新区的大道上时,日新月异,是欧兆伦最大的感受。
“成都用十年的时间从国内大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城市,并且发展的速度并未放慢。成都有空间去容纳一个西部金融中心的设置,也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雄心。”作为金融专家,欧兆伦提出,金融一定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成都市、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的实体经济,为成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金融行业的多元化,可以帮助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善,帮助城市产业的企业形成梯队发展,包括风投、基金等不同模式的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帮助。
欧兆伦指出,成都有很多的竞争优势,也有条件发展新的优势去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成都需要选择性地认定一些可以充分发挥成都优势的高增值的先进制造行业,把政府和城市资源投放在这些行业上。每一行业都有它的独特特征,也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在选择和认定某一些行业后,成都市政府可以对这些行业打造有针对性的举措和支持,这样会有更高的成果,也对政府资源的使用有更高的效率。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怡和集团执行董事 沙逊勋爵:
国际级的制造基地需要国际级的创新
“我们重点强调成都等城市不再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而已成为发展良好的城市。”多次到访成都的沙逊勋爵这样评价成都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对国际公司的吸引力。沙逊勋爵曾力促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访蓉,为成都打开国际声誉立下汗马功劳。
“要成为一个国际级的制造基地,需要有国际级的创新,满足国际级的需求。”沙逊勋爵指出,创造良好的繁荣环境需要各因素之间达到平衡:必须具备可开发的土地、联系各环节的基础设施、服务产业需求的技能;一个地区应考虑本地化专业集群,形成自身特色,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一个地方有着高品质的康乐设施和较高的生活标准,那一定是个宜居的地方;适当的服务业必须充分到位,以润滑制造业的轮子。而所有这一切需要政府制定战略规划,并需要良好的协调及投资。
目前,英中贸协正在成都推动几个大的项目,将帮助成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沙逊勋爵透露,两周内,英国一家制造业大户,涉及汽车和航天领域材料制造的企业,将在成都设立分厂。“成都今后在多个领域都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祝你们在新时代,能够抓住这些激动人心的机遇。”
施耐德电气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尹正:
智能化不是不需要人,而是需要高级产业工人
作为成都的“军师”,扎根成都的施耐德电气集团很懂得因材施教。尹正指出,成都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西南区的总部,同时成都是智能制造的示范城市,又是“一带一路”的支点,应当在产业升级上起示范作用。成都发展先进制造业有一定的基础,当年的三线建设和近年来对工业的提升,让成都在电子信息、高科技和重型装备等领域上,表现抢眼。近年来“一带一路”带来的机会,让成都在铁路运输上打通了对欧洲的通道。
基础已备,且看发展。尹正表示成都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变革:一是智能制造,二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不应只是供应商和大型跨国企业的交流,也应当促进本地企业的合作。“利用全球的资源,共同促进各价值链、生态链一起提升,来帮助成都提升整个智能制造的支柱。”绿色制造则需要对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进行管理,实现循环经济。
尹正同时强调了高端技术工人的重要性。智能化不是不需要人,而是需要高级的产业工人,这是一种大趋势。而高端技术工人的培训需要政府支持,提升技术工人的能力,获得能力的多样性,助力产业链的提升,这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协会、学校共同推动。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卞成刚:
调动企业对人才投资的积极性
“我首先要来报个喜!”作为成都先进制造业的企业代表,英特尔(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一上会便喜气洋洋地表达了与成都的合作成果。今年前三季度,英特尔(成都)的业绩相当喜人,在骏马项目的拉动下,进出口已经较去年同期有了130%的增长。
英特尔在成都实现了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范例,卞成刚指出,他对成都有信心,他在成都12年了,希望在成都永远扎根下去。“继续发展高质量专注多元化的高新技术,出台政策措施进行升级改造,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我们英特尔就是一个先例,两年里我们的业绩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卞成刚表示,这些政策措施不仅鼓励现有的企业进行含金量的改造,同时吸引相关的企业,包括上下游的企业一起进驻。上下游的企业在一些领域,即使是小领域实现小工具的自动化创新,同样能帮助全链条的提升。
卞成刚创造性地提出,政府应当认真考虑人才的诚信信用值,鼓励企业在人才培训方面付出,包括国外安置、学习关键技术等。如果政府能出台政策,加强相关合同的司法保障,将会调动企业对人才培训发展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创新实力。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新闻推荐
近日,5架歼-20战机编队飞行的画面,再度引发网友对这款明星战机的关注,编队组合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另外,服役后的歼-20战机编号首次曝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装备自己生产的隐身战机的国家。本文图...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