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舒琴
550余家中欧机构及企业参会,“一对一”配对洽谈场次达1000余场。10月26日,作为历届欧洽会的特色和重点活动,中欧企业项目配对洽谈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中欧企业项目配对洽谈会首次启用智能交互参会模式,引导中欧双方企业提前注册并筛选合作伙伴,有效提升了中欧企业的沟通效率。项目配对洽谈成效显著,多家中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总裁代伊伶表示,欧洽会已成为中欧之间重要的外交平台、科技经贸合作平台和投资促进平台。通过欧洽会的牵线搭桥,开展中欧企业项目配对洽谈,帮助中欧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首次启用智能交互参会模式
中欧企业代表忙着“碰一碰”
谈项目,谋合作,促发展。早上九点,为期一天的中欧企业项目配对洽谈会拉开序幕。可容纳近千人的大厅里“宾朋满座”,50多张铺着白色桌布的会议桌已坐得满满当当。
西南商报记者注意到,本届欧洽会的项目配对洽谈会与以往有所不同。中外企业代表互留联系方式时,不再只有“递名片”这一个“常规化”动作,而是出现了“碰一碰”“扫一扫”等新方法。
记者从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了解到,此次欧洽会首次启用了one TAP Badge(“交互式智能电子信息名牌”)。据悉,这一电子信息名牌是目前全球国际会议中的一种创新智能交互参会模式,它可以让参会者通过互相轻碰所佩戴的电子信息名牌即时获得对方信息,并可以在会议结束后自动统计所有“碰一碰”产生的信息,方便双方后续联络,可以有效免除名片信息整理繁复、工作量大等烦恼。
配对洽谈现场“火爆”
多家成都高新区企业获关注
项目配对洽谈会现场的火热气氛,从早上一直延续到下午6点。在现场,记者发现来自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航空等领域的企业配对洽谈收获颇丰。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欧洽会。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和世界对话的窗户。”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四川爱迪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三年的企业,致力于智慧医疗的技术研发。该公司执行总裁娄辰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是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和培养的,参加项目配对洽谈,则集中地把相关领域的潜在合作方汇聚在一起,给企业提供了相当多的合作机遇。
在现场,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投资促进署代表向其抛出“橄榄枝”——“我们拥有技术、基金、专家教授等资源,可以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落地投资。”这一邀请给娄辰留下深刻印象,“在扎实做好国内市场的前提下,未来我们的确计划进军海外市场。这次交流为我们提前建立了对话国际市场的大平台。”娄辰说。
欧洽会平台作用凸显
助推中欧企业合作升级
针对此次项目配对洽谈成效,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城生物”)副总经理王欣评价说,“这次的收获颇丰,非常满意。”在洽谈中,康城生物与来自匈牙利的生物技术公司已经约好了互访时间,欧方将于下个月对康城生物进行考察访问,并就具体合作方式、双方技术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度沟通。
“项目配对洽谈以‘一对一沟通、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中欧企业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总裁代伊伶介绍说,本次配对会共吸引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25个欧洲国家(其中包含21个欧盟成员国)共150家欧方机构、企业参会。与此同时,成都市和四川其他地、市、州400余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农业、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等领域的企业也积极参与配对。
新闻推荐
试点强制亲职教育 一年多开课126次成都检察机关率先探索强制亲职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本报讯(记者王一多)10月28日,强制亲职教育与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强制亲职教育、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