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故事 讲述人:林振国(成都)
成都人民南路,毛主席像后,即皇城所在地。原为明蜀王府邸,正面为三孔门,门前矗立二石狮,沿圈有城墙护就。听老人说,墙是用糯米熬稠,再加石灰为粘合剂砌成。
蜀王府坐北朝南。1949年以前,这一带,除皇城外,其余破烂不堪,断垣残壁随处可见。街名还能看出旧时的建制:左为东辕门,右为西辕门;前为红照壁,后为后宰门。这些街名后来都重新命了名:人民东路、人民西路、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当然,也有未改的地名:东御河、西御河、东御街、西御街等。
这儿原为一平坝,所以老成都都叫它皇城坝。我记忆中的皇城坝,是耍把戏的地方。卖打药的,变戏法的,耍杂技(耍把戏)的,演皮影戏(灯影戏)的,耍猴的等等,五花八门,旧时代的艺人多半集中于此,有点类似当年北京的天桥。
变戏法的简单,只要一块空场地,锣鼓一敲,看客便围拢过来。变戏法的一边演戏法,一边兜售“祖传秘方”之类的小册页。
我最喜欢看灯影。那是一间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锣鼓喧天,对儿童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比看“西洋镜”要好看多了。孩子们往往围在门口不肯走,没钱买票。收票的人有时出于好心,也会放几个进去。
“西洋镜”是走街串巷艺人身背的物件:一个木制大箱,箱身前方开几个孔,嵌上玻璃。交上一分钱(当时的100元),即可从孔中观看一幅幅变动的图片,像演电影一样。
人民南路修好后,每年“十一”,皇城城门上都要搭建观礼台,张灯结彩。各单位人员集结于人民东路至顺城街沿线,人手一面彩色小纸旗。
时刻一到,鼓乐齐鸣,队伍向前经过观礼台,接受检阅。
新闻推荐
昨日,美团外卖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科技赋能安全智上”的“小区守卫”小程序发布会。“小区守卫”小程序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外卖配送员进出社区时的身份核验、出入时间管理、轨迹追踪等问题,提升社会...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