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阿尔茨海默症老人 他,忘了这世界 也把我忘记

来源:成都商报 2017-11-05 02:33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常看到关于老人走失的寻人启事,这些老人几乎有个共同点:患有老年痴呆症,也就是医学上的阿尔茨海默症。

《依然爱丽丝》《恋恋笔记本》等电影,用艺术的手法,让人觉得患者似乎只是忘记了而已,只要陪伴着、照顾着,生活依然美好。但当真正进入这个群体和他们的家庭才发现,电影和生活,有很长的距离。想一想,世上最爱你的人,慢慢忘记了你,已经够残酷了吧?他还可能把你当成敌人,仇恨你,伤害你。

不要觉得阿尔茨海默症离我们很远。在中国,患者已经有至少950万人,预计到2050年会攀升到4500万!而且还有年轻化趋势,由65岁前推至55岁。

数字是冰冷的,只有阅读病人家属记述的文字,才能大致了解这个病症背后的幽暗与光明。

尊严

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无论是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还是思维缜密的领导精英,轨迹都差不多,开始忘东忘西,胡言乱语,然后失去控制生理排泄的能力……和他们之前的人生状态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失去了尊严。

网友“哈do”说,她的姥爷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患病后,“每回大小便失禁,他都觉得特别没面子,特别是被晚辈们看在眼里,慢慢地他就跟小孩一样,即使发生了也不吭声,偷偷处理,有好多次他以为自己可以解决干净,结果反而蹭了一床……他一辈子的尊严都跌到了谷底,然而智商与自尊已经不匹配了,他无能为力”。

伺候患病老人,工作量大、活脏。有网友说,他爷爷患病后,主要是他爸爸照顾,“爸爸心情不好时候打电话给我,像‘一晚上洗几遍,白天在厕所不拉屎,提上裤子就拉了一身……洗的时候你爷爷又到处乱跑\’这种事,几乎天天发生。”

“晴天”说,她亲眼见证了奶奶从聪明能干到重度老年痴呆。“起初,奶奶渐渐分不清家人,经常叫错人名。然后开始产生幻觉,老自言自语或对着窗户说话。再后来大小便失禁,有一次还被自己的排泄物滑倒。给她用尿不湿,她就撕成碎片扔碗里。慢慢的,身体每个部位都退化了,家人很无奈。”

伤害

除了糊涂、失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有时还会出现幻觉,认为有人要害他,或者有人要偷、抢他东西之类。如果他把幻觉告诉不明内情的人,对爱他、照料他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一位患者家属说,他妈妈患病后,会跟邻居说儿子如何如何虐待她,别人都以为是真的。有一次他被一个老太太堵在电梯里,警告他要孝敬老人,不然会帮着报警。最后,他因为受不了全小区人的指指点点而不得不搬家。

还有人回忆说他奶奶:“最开始是各种挑刺,我妈做了饭她不吃,非让单独给她做,单独做了她又说不饿,把饭倒厕所。不但如此,还跟我爸说我妈打她,不给她吃的要饿死她。当然我妈是不可能这样的,可是奶奶一口咬定我妈就是做过,然后爸妈就经常吵架……”

正因如此,才有人说这是世上最残忍的病。“有一次,姥爷突然不认得姥姥,觉得她是莫名其妙闯进他家的人。姥爷突然高声狂叫,抬手把药碗打碎,双手死死扼住姥姥手腕,狠狠将她往地下一推,转身就夺门而出。幸好家里大门反锁了的,姥姥急忙打电话给我妈妈,吓得哆哆嗦嗦的姥姥在电话里哽咽着不停地说,你们快来,你们快来啊……万幸,这样的姥爷只持续了一会儿,就睡去了。后来,听姥姥抹着眼泪说,姥爷晚上清醒了,看着姥姥就号啕大哭,眼泪不停往下流。这辈子从来没有和姥姥粗声说过话的姥爷因为这病,第一次,对姥姥动了手。”(花椒)

她总是回忆过去的日子 也一去不复返了……

奶奶得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别人口中的老年痴呆。在养老院,她反复说些稀奇古怪的字眼儿,翻过背就用它们来骂旁边的护工或医生,护工知道她神魂颠倒,不介意,笑,她就笑得更大声。后来她骂也不骂了,喜怒无常后总是一幅沉静的样子。她总是回忆过去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奶奶具体是什么时间患上这种顽疾的已经说不清。我只记得,当初送她去养老院,她还记得我,叫得出父母的名字,分得清彼此关系,后来她慢慢就认不出我们了。

最难的是在养老院的夜晚。奶奶爷爷住一个屋,类似宾馆标间,两人各睡一张床,爷爷比她还要大一两岁,但幸好没有受到阿尔茨海默症的袭扰。夜里,奶奶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起床,去洗手间用各种奇怪的东西把马桶塞得满满当当,然后若无其事地回来睡觉。护工半夜最怕她起夜,更怕她不停地骂,她还会莫名打人,周围人怕,爷爷就只有整夜整夜地不睡,守着她。

白天的奶奶像个孩子一样坐在房门口,爷爷就在旁边,坐。两个老人就像在跟时间进行一种绵绵的对决。奶奶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手里不停地捏着不知哪来的毛绒玩具,后来我女儿豆豆把自己的两个大小合适的玩具送给了太奶奶。

我每次去,都注意到奶奶的脚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在轮椅的脚踏边。三年前,奶奶曾经摔过一次,伤得重,动骨伤筋,当时父亲心急如焚,医生说这么大年纪动手术风险太大,恢复起来也恼火。父亲照顾奶奶,又开始了与时间的绵绵对决。那段时间,我的车随时加满油,电话半夜里不敢关机,放在枕边,随时准备出发回老家。

去年国庆,奶奶已认不出我,却总是把我和父亲的名字交替着喊,把我认成父亲,把父亲认成我。爷爷去年走了,是个大雪天。“如今一切都是寒白,奶奶的病严重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爷爷受不了她晚上疯癫的打人举动,护工不得已要把她的一只手绑在床上,爷爷走,她不知道,知道了也没用。”这是后来我在成都锦城艺术宫看了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后,写下的文字。

这部默剧就是讲阿尔茨海默症的故事。我感同身受,在剧院默默流下眼泪。

奶奶今年90了。国庆节时,我赶回去,祝她生日快乐,买了蛋糕,她吃了一口就不要了。我仍旧大声叫她,她望着我,老迈的眼睛多次得白内障,泪水说不清是这病的症状,还是不想这么继续活着。

一有机会,我就带豆豆去见太奶奶。豆豆给她带了新的毛绒玩具,事前给她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她的原话:“不想拿给太奶奶,她总是把玩具娃娃捏烂”。奶奶喜欢那种带着响声的玩具,叽叽喳喳,显得热闹。

奶奶年轻时是个强势的女人,经历了太多苦难岁月,一辈子精明能干,到老了竟然被这病折磨得这么无黑无白,无日无夜。我知道,每一个日子的过去,便使奶奶离我们远了一点点。之前爷爷还在,每次去养老院,他们都要给我压岁钱,我每次都变个花样加倍还给他们。现在爷爷不在了,我倒想奶奶能清清楚楚给我一回压岁钱,我要好好保留,攒着。

我其实很想奶奶再叫我一声小名。(谢礼恒)

没有兄弟姊妹帮衬 我只能孤军奋战

犹如晴天霹雳

我母亲是名退休老师,今年86岁,我是她的独生女,也快60了。2013年底,我发现她对反复看的抗战电视剧,总要问我是怎么回事,剧里的演员最多认识两个,有时候连日本鬼子和八路军都分不清……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有段时间我还给她讲解剧情,她似乎听懂了,但一会儿你再问她,她还是说不出。

老人拾荒的行为很普遍,但我仔细观察过,其他老人捡的都是拿到废品站卖钱的东西,我母亲捡的却是一些无纺布手袋和包装盒,洗得干干净净,保存在衣柜里。我发现后,便给她讲道理,她也反复承诺不再捡,但只要在小区散步,她就控制不住。

这引起了我的警觉。在网上查阅老人捡垃圾的说法,其中说到与阿尔茨海默症有关。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病应该看什么科,于是又查,这才知道对应的是神经内科。

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中晚期。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其他并发症。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我眼泪止不住流出来了。告诉母亲后,她只说了句“我们吃药吧,一定会治好的”。我不敢再用要哭的语气说话了,只是看着她点点头。我不知道当时的她认知功能是否正常,我说的话她是否听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知道自己患病了。

水深火热的战场

母亲确诊后,我没让她再继续一个人住,而是把她接到了我的家里照顾。这段日子,家里就像水深火热的战场。我的情绪随着她的言行异常而低落到极限,每天身心都在受煎熬,随时都怕她挑起战争。心惊胆战,几乎吃不下饭,通宵失眠,整个人被折磨得头发几乎白了一大半,精神都要崩溃了。

我是独生女,肩负的重担没有兄弟姊妹帮衬,孩子又远在美国,只能孤军奋战。看见别人带的小孩一天天长大懂事,越带越充满希望;再看自己的“老小孩”成天糊涂异常,越带越绝望,只觉得这辈子我可能完了。恰逢单位体检,我体内可能存在恶性包块,需要进一步复查,当时我居然冒出了“谢天谢地,我这下可以早死早解脱”的念头。悲观消极,不言而喻。

面对家里的窘迫,远在美国的儿子焦急万分,几乎天天都通过越洋电话、微信安慰开导我。儿子也担忧害怕啊,怕这种现状长期下去父母崩溃。在我最无望无助的日子里,儿子在美国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指导我如何面对现实,摆正心态;不断发资料,教给我看护照顾、沟通交流的技巧。

儿子的鼎力相助,让我感到身后强大的“援军”。2015年5月,儿子夫妇回国工作,这段时间也是母亲情绪异常、脑子糊涂、胡言乱语、抓狂发飙最频繁、嫉恨心理最严重的时候,搞得全家诚惶诚恐。这段时间,母亲清醒时,会表达“我一个人住惯了,与你们住在一起不自由不自在”,儿子意识到外婆与我们同住的条件不具备了,长此下去,可能两败俱伤。

做心态平和的看护者

这时儿子站出来,迅速启动了特殊看护方案。母亲搬入同一小区自己的家,家务事由我和先生负责;我们在她的客厅、卧室、厨房安装视频监控,给她配备卫星定位的儿童手表;为提醒她每天吃药、进出关门、戴手表,在入户门安装了录有家人提示声的门铃、配置了多时段提示闹钟,只要她开门,录音就会及时告诫她,充分做到没有家人在身边,也一样会照提示行事。

在护理母亲这个事上,家人分工合作。我们夫妇负责后勤,负责带母亲外出游玩,做专业健脑护理。儿子媳妇组织安排容易理解,简便易行,有趣味性的益智小游戏。与此同时,让儿子充当倾听外婆唠叨的收音机,并根据她的思路和心思,进行针对性开导。家人会利用休息时间到母亲家聚会,陪她聊天,陪她做七巧板,听音乐唱歌,给她抄字的作业评分和鼓励,指导她做剪纸手工,配合做“儿童”脑力训练题……让母亲充分感觉到天天都有亲情在。

这个方案从2015年6月1号实施后,母亲在认知和记忆方面有所好转,短期记忆有所恢复,能比较容易学会一些简单的手工、游戏。虽然老人家热衷捡垃圾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控制,但也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变化。

作为看护者的我,观念也在改变,观念转变了,心情也就不那么郁闷了。母亲见我心情好,似乎也快乐了许多!她每天都笑嘻嘻的,一见到我就情不自禁地叫我“乖乖”,我也叫她“宝宝”!母亲看电视剧还是看不懂,家人也无所谓了,看不懂就看不懂吧。现在看开了,只要母亲能与家人交流沟通,认识家人和亲朋好友,能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能够感受到我们对她满满的爱,我们就很满足了。(周霖)

千万不要把老年人的一些言行举止反常,当做是“人老了,反应迟钝,懵懂糊涂是正常的”。

里根:认不出妻子

1994年,卸任总统的里根宣布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起初,他每天还花好几个小时待在办公室,经常锻炼,打高尔夫球,在保安人员陪同下沿海滩散步。但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这位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重量级人物不仅不会说话、步行,不能自己吃饭,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妻子。

撒切尔夫人:重复问问题

2008年9月,撒切尔之女卡罗尔·撒切尔出版《在金鱼碗里游泳》一书,详述了当年83岁的撒切尔夫人自8年前患上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症一事。“我总以为母亲永远不会老去,她是铁打的、坚不可摧的,她的记忆力曾经如同高效数据库,能随口说出几年前的经济统计数据,不用查阅任何资料。实在难以想象曾经睿智能干的母亲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如今,她会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重复问同一个问题。”

马尔克斯:把遗忘世界

凭《百年孤独》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国际文学大家、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晚年也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他因此再也无法写作,计划中的回忆录《为小说而生》注定无法完成。这位文学巨匠经常不记得什么时候吃的早餐,连最亲近的朋友都不认得,他开始遗忘这个世界。

高锟:像孩子一样单纯

全世界的华人都为“光纤之父”——华裔物理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喜悦。但人生的悲喜剧总是同时到来,当时的高锟已失去了表达喜悦的能力。2003年,高锟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大脑萎缩让这位顶尖科学家变得像小孩子那样单纯,昔日的“光纤之父”已经对光纤这个词感到陌生。(综合)

新闻推荐

“执业药师在您身边”科普活动在蓉启动指导群众安全合理用药

本报讯11月3日,“全省安全用药月”系列活动之“执业药师在您身边”科普宣传活动在成都启动。本次活动由省食药监局指导,省执业药师协会与5家药品连锁公司共同主办。活动共设5个主会场、10个分会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成都首座王妃墓2017-11-04 05:18
猜你喜欢:
评论:(阿尔茨海默症老人 他,忘了这世界 也把我忘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