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11月6日消息,麻婆豆腐、辣子鸡丁、回锅肉……各式经典川菜每天轮换着出现在食堂窗口,“作为一名地道的川妹子,到上海上学最怕的就是口味不习惯,没想到学校推出了重口味专窗,真心点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一学生王芳说道。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因为上海菜偏甜,口味比较清淡,怕一些外地学子吃不惯,上海理工大学食堂本学期专门开设了重口味窗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本为图片均来自@成都晚报
上海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餐饮管理中心负责人方老师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今年新生报到后,我特别观察四川、湖南学生的用餐情况,发现上海本地菜不是很合他们的口味,虽然中间有推出创新菜、特色菜,效果也不是很好,后来通过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发现他们还是喜欢偏重口味的家乡菜。”为了让川湘同学吃到家乡口味,今年9月底,上海理工大学在学校七个食堂分别推出了重口味专窗,菜品口味以麻、辣为主,盐也比本地菜较重。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月的尝试,学校重口味专窗获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不仅川湘学子爱吃,不少本地学生也喜欢去吃,方老师说道,“学校本地学生占大部分,所以食堂还是以本帮菜为主,现在的重口味专窗每天会推出五六个菜,菜单会综合学生的建议进行更换。”虽然厨师都是上海本地人,但学校有组织他们进行培训,也有到川菜馆试吃学习。
该校大二学生李同学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我觉得这菜的口味和我去成都玩时吃的很像,很麻很辣,很好吃,而且价格便宜,和其他窗口价格都一样,最贵也不会超过五块钱”。方老师表示,看到同学们喜欢重口味窗口他也很高兴,“这样不仅减少了因口味不合的浪费现象,还让同学们吃到了家乡味道,感受到学校对大家的关心,此举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也会根据学生们的建议不断改善”。
(原题《上海高校食堂推“重口味”专窗 获学生点赞》)
新闻推荐
提前被清华王牌专业锁定的王彦臻综合成绩十分优异。华西都市报图11月3日,刚刚从重庆比赛归来的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二班男孩王彦臻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不仅获得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金牌、...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