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熊猫基地30年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 2017-11-07 06:51   https://www.yybnet.net/

回望历史,今昔对比间,一组数据让世人惊叹——圈养大熊猫数量从最初的6只,增至现在的184只。

而奇迹发生的地方,正是这片大家当初疑窦丛生的红土地。

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是大熊猫迁地保护的功绩,更是两代基地人用血汗与爱凝结铸就的丰碑。就此,在熊猫基地成立30周年之际,熊猫基地3位科技工作者用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熊猫基地是如何用智慧与坚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跨越之路的?

□宏婧(图片由熊猫基地提供)

过去30年熊猫基地科技大事记

●人工采精、授精和内分泌研究技术的突破,成为大熊猫迁地种群稳定增长的核心与关键。

●攻克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营养不良综合症、轮状病毒病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防治,从根本上解决了威胁大熊猫种群安全的疾病难题。

●大熊猫微卫星技术建立,解决大熊猫亲子鉴定和遗传管理技术难题。

●饲养管理和营养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应用成为成都大熊猫种群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根本技术保障。

●先后取得62项国家与省市科技成果、14项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近12年内以217.24%的种群增长率和126只绝对增长数量建立起目前数量达184只的全球最大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并帮助兄弟单位繁殖成活24只大熊猫。

●创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的奇迹,并在世界范围树立了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的成功范例,先后两次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殊荣。

故 事:我为全国大半以上熊猫找到亲生爸爸

讲述人:沈富军

职 务:熊猫基地研究员

熊猫幼崽的妈妈是谁,饲养员一口就能回答你,但问到他的爸爸是谁,这个问题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为了避免物种灭绝,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增加它的种群数量。于是当熊猫发情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让多只雄性熊猫与雌性熊猫交配,为确保万无一失,有时我们还要进行多次人工授精。

这样一来,谁是幼崽的爸爸,自然就成了“悬案”。但这又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熊猫近亲繁殖的关键,而且对于保证物种基因多样性同样至关重要。

给熊猫做亲子鉴定,这一点很不容易。

为找到人类适合做亲子鉴定的DNA,全世界科学家历时几十年,才从几十万组基因组中找到目前这14组。但由于物种不同,用于人类亲子鉴定上的标记点并不能直接用在其他物种上。要给熊猫做亲子鉴定,我们必须另外开发遗传标记,找出这些DNA。

2001年,我们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合作,在熊猫基地建立全国首个大熊猫亲子鉴定实验室,成功从大熊猫基因中找到可用于鉴定的18组基因序列。应用这些序列,半年时间下来,就把全国142只大熊猫中的96只的亲属关系弄清楚了。

2002年,得知英国利物浦大学有利用磁珠负极抓住微卫星DNA的技术,我们马上启程去学习。3年后,我们就在300多个序列中,又找到20个序列,实验成功率较之以前提高了10倍。

但后续实验中,我们仍然发现无论是此前其他团队开发的序列,还是我们自己找到的序列,这些标记点都不是太稳定,有些根本就测不出数据,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些序列统一建库,再次筛选。

2011年,我们终于在48对标记中,重新筛选出最稳定的11对,并且据此发明的鉴定试剂盒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我们取得的这些技术,已经不仅仅用在大熊猫身上,还被成功复制到丹顶鹤、小熊猫、华南虎等物种的保护上。

故 事:我和熊猫待的时间比和儿子待的时间多

讲述人:吴孔菊

职 务:熊猫基地研究员

尽管是科研人员,但为了尽快掌握熊猫习性,熊猫基地所有研究人员几乎一天到晚都和熊猫呆在一起,干和饲养员一样的活。每天下来,我的行走步数都在两万步以上。儿子说,我和熊猫待的时间,比和他待的时间长。

正是在这些朝夕相处中,我对熊猫的了解,极像是对家人的了解。哪只熊猫妈妈生产发作,再到破水产崽,每一只之间的时间差异,羊水黏稠程度,基本了然于心。

我是研究熊猫生产的,但我更喜欢观察他们平时的生活。和其他动物一样,他们一样有活泼可爱的天性,他们是有情感的。

“开开”和“心心”是送澳门的一对大熊猫,他们都喜欢吃竹枝,不喜欢吃竹叶。由于当地已是冬季,竹子的数量不够,饲养员看“开开”是个女孩子,而且动作较慢,就特别照顾她,将更多的竹枝给了她。

“心心”第一天并没有发现,一切相安无事,但第二天发现后,他先是很生气地将“开开”打了一顿,然后独自生闷气,无论饲养员当天再送多少竹枝来,他都不吃。最后我们不得不给他做思想工作,给他讲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的道理。到了第三天,他才勉强接受道歉,开始吃竹子。

“文莉”是熊猫基地一号别墅的“美女”。一次在树上玩耍时,自己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为了报复树枝,她转身上树,一直死死地吊着那根树枝,直到将树枝吊断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平日里是我们训练大熊猫,但事实上,何尝不是大熊猫在训练我们。每当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一次次质疑,书本上讲的知识是否正确,最后也都只有他们给我们答案。

开始,我们以为大熊猫和猫、狗等其他动物一样,幼崽一旦有了其他气味,他们就不会接受。为了便于喂养,我们还将大熊猫的粪便涂在幼崽身上。后来我们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这样,哪怕是其他妈妈生下的幼崽,熊猫妈妈一样会将小宝宝抱得很好,并一视同仁地进行喂养。

正是在这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对熊猫的饲养才更加科学。为更多保存熊猫的天性,仅仅是一份喂养他们的饲料,30年来我们一直在调整。正是这种在失败中摸索、在曲折中前行的过程,创造了近12年来熊猫217.24%的种群增长率,让熊猫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

故 事:老专家手把手教我给大熊猫育种

讲述人:刘玉良

职 务:熊猫基地研究员

大熊猫育种是一个国际难题,我们送给美国的两只大熊猫,过去一直没有育种成功,美国专家自己试验的人工授精也没有成功。所以熊猫基地派研究中心主任侯蓉过去试一试。侯蓉用当时最新实验成功的实时配种法,雌熊猫很快就顺利怀孕。

实时配种法算得上熊猫基地在熊猫繁殖上的独门武器。

熊猫发情期很短,一年365天中仅有两三天时间是发情期,准确掌握他的发情时间,对提高受孕率非常关键。

这之前,熊猫是否发情,我们一直是看行为,从叫声、标记等方面判断,但这些只能判断个大概,一些行为不明显的熊猫,甚至因此错过最佳受孕期。为了确保熊猫受孕,大家不得不延长熊猫配种的时间跨度,配种好几次再加人工授精,中间动物要麻醉好几次,对熊猫的伤害很大。

后来侯蓉带领团队成功从雌性熊猫尿液激素的变化,准确推断发情时间,从而指导熊猫本交与人工授精,受孕率大大提高。

我是2003年到熊猫基地的,到了之后就一直跟侯老师研究大熊猫繁殖,他手把手地教我熊猫育种方面的专业知识,老一代基地人身上的严谨让我印象深刻。

稀释熊猫精液,是一个慢工才能出的细活。第一次跟侯老师做实验时,他要求我必须一滴一滴慢慢加,但我当时刚毕业,年轻气盛坐不住,很快就加完了。老师看了后,接过试管自己重新做了一次,每一滴试剂点滴的过程真的精确到了秒,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严谨和认真。

这之后,我又先后跟老师到日本、法国研究大熊猫育种。2008年,旅居美国的大熊猫又到了交配的时间,这一次侯老师推荐我单独去,我心里明白,老师是想锻炼新人。那次配种顺利完成后,侯老师就基本放手了,我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如今我也带了两个硕士,侯老师特地叮嘱,要像他当年带我一样带他们。30年,熊猫基地之所以一路走到今天,离不开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基地人艰苦创业、勤勉严谨的精神才保存至今天。

新闻推荐

成都武侯区:建设西部文创强区 给世界一张天府文化新名片文创武侯 邀你在天府文芯的街头走一走

文创武侯邀你在天府文芯的街头走一走10月16日,成都武侯区“水韵天府”文化旅游街区正式开街。天府芙蓉园设计效果图。武侯区西部智谷。武侯,蓉城锦江之南。这片历史文脉悠久的区域,1700年岁...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熊猫基地30年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