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出门,打开手机捎带一下顺路的乘客;乘客出行,看看周围有没有顺路的顺风车……这似乎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2012年进入成都第一笔手机叫车订单,到如今世界领先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诞生五年的滴滴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变化,在出租车、专快车、顺风车基础上,上线小巴、公交、代驾、租车、共享单车等业务,提供全面出行服务;通过数据共融平台,推导出路口的全量交通数据,力图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滴滴一次又一次进化着成都人的出行方式和体验。
可能你在疑惑,未来的交通究竟怎样?全球化的滴滴或许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11月2日,滴滴创始人程维在美国宣布,滴滴联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产业,显然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能源互联网和交通互联网变革交互的“奇点”。
此前程维向记者表示,滴滴出行第一个五年愿景,是打造中国人领导全球的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第二个五年,希望打造世界级科技公司,推动未来交通和未来汽车变革。
变化关键词1
打车不再难
最容易打车城市排名:
成都位居国内第六
自从5年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思维诞生的滴滴闯入成都市场,就悄然改变了成都人原有的出行方式,如今人们早已习惯打开滴滴App页面来叫车。
成都市民杨先生表示,长距离出行都会预约网约车,“滴滴方便实惠,我第二天要去动车站出差,晚上就把车预约好了,费用优惠了不少,省去了中间的换乘环节很方便。”而今年他在滴滴App中发现了滴滴小巴、OFO共享单车等新交通工具,总之滴滴App更好用了。
根据滴滴研究院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交通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最容易打车城市排行中,成都排名第六位,仅次于宁波市、昆明市、西宁市、海口市和呼和浩特市,是包括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中排位最靠前的。在暑期城市增幅排行榜中,成都以22%的增幅排名第六,仅次于南京市、济南市、西安市、武汉市、天津市。
而在这份排行榜中,成都锦里仅次于天安门广场成为暑期排名第二的热门景点,在夜间热门景点排行中成都锦里更是高居第一位,成都天府大道排名第六位,可见成都人夜生活丰富。排行榜前十中南方城市景点占据八成,北京什刹海是打车最难的景点。四川大学为暑期热门高校景点排行第二的高校,仅次于浙江大学,成为最受异地游客喜爱的大学之一。
成都人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也让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智能出行渗透率最高的城市。据滴滴媒体研究院、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成都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滴滴出行平台为成都地区850万用户提供过出行服务,即每10个成都人中就有6个使用过滴滴,每天为成都人节省12.6万小时的等车时间。成都每天的快车拼车和顺风车出行超24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2016年第三季度成都地区累计CO2减排量6.1万吨。滴滴带给成都出行体验的改变显而易见。
变化关键词2
出奇招
“治堵神器”
今年西南首个滴滴智慧信号灯落户成都
城市治堵一直都是交通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的时候,滴滴出行在济南上线了一项智慧交通的研发成果,打造了国内首个以浮动车轨迹作为数据基础的“智慧信号灯”。以济南模式为样本,滴滴先后在武汉、成都、苏州、贵阳等城市持续优化当地的交通信号灯,截至目前已经优化超200个,其中在济南超过100个,并且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智慧交通负责人章文嵩博士透露,利用滴滴智慧交通技术,现如今济南在早晚高峰期间的道路交通拥堵时间,已经能够下降超过10%;在武汉高峰期路口通行的时间降低13.3%,平均延误时间可以降低近30%,主干道方向整体延误时间降低23%。
而就在今年6月,滴滴出行与成都交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称“协议”) ,滴滴将通过数据融合共享、云计算技术合作等方式,重点助力成都的智慧交通发展,让城市交通更加畅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这也意味着,在其他城市治堵卓有成效的滴滴智慧信号灯,西南地区的首个项目落户成都,帮助缓解蓉城道路拥堵。
“滴滴现在每日新增轨迹原始数据高达70TB以上,每天能够处理路径规划请求200亿+次,高峰期平台每分钟接收超过3万乘车需求。”章文嵩说:“滴滴浮动车就成为‘行走的传感器\’,而滴滴‘智慧信号灯\’打破了原有的交通流信息采集模式,运用移动互联网数据来优化调整信号灯配时,这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
滴滴创始人程维:
2020年前推广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滴滴“抢跑”布局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
未来的交通出行会如何?程维给出了自己的设想:30年后市区交通会突破到三维,汽车会飞起来,并建立一套全新的交通规则。这样的话交通资源会无数倍地增加,完全解决拥堵问题,城镇化会进一大步。
程维在11月2日美国的演讲中介绍,滴滴计划通过建设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来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其他汽车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不同,滴滴的新能源战略仍然围绕共享经济。
“中国有1.5亿辆汽车,但是今天还只有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不到1%。而全球运行着的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26万辆就在滴滴平台。”程维说,过去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依靠家庭购买,每个家庭要自己建充电桩,成本高、效率低,购买使用的性价比并不高。但在滴滴体系中,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滴滴车主,对车辆的使用量很大,相较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节约更多能源成本。
程维计划,2020年之前滴滴将率先在平台推广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桩联网”,为滴滴平台上26万新能源汽车司机提供充电服务,并在未来将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向家庭和社会开放。为实现以上计划,滴滴正在搭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体系“小桔充电”。
程维坦言,在过去一百多年,汽车的发明是交通领域最伟大的创新,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一辆汽车。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汽车越来越多,也出现很多问题。人、车、路,三者之间在特定时间段的供需差距很大,使得这些汽车只有5%的时间在使用,但城市却在为95%闲置的汽车建造大量的停车场。
在程维看来,智能化和共享会推动全球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汽车,汽车可以因为互联网和智能调度的出现被共享使用,从而减少拥堵,促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目前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不完善,这使新能源汽车发展受限。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7年4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17万。虽然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大大增加,但充电标准不统一、充电桩不能通用的尴尬境况也在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出行。滴滴发力新能源基础设施将利好于推行新能源车的普及。
在独立互联网分析师张旭看来,目前滴滴已经先后将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租车、代驾、公交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线上化,交通互联网已经形成,自然会向出行周边市场布局,让滴滴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天全球每3次在线用车服务,就有2次发生在中国,而且包括顺风车、共享单车、智慧红绿灯等很多的创新都源自于中国。”程维坚信,在未来10年,中国会是全球交通科技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中心,滴滴也将积极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而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成都商报记者 胡沛
新闻推荐
缩短发车间隔 / 按时刻运行 / 延长服务时间 成都公交本月调整22条公交线
“等车时间要多长?”“公交挤不挤、快不快?”“早上或晚上出行,还有公交车在运营吗?”这些往往是市民乘坐公交最关心的问题。日前,成都市交委会同成都市公交集团、成都轨道集团等启动了三环至绕城及延...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