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东坡盘陀坐像背后的故事 实习生 骆卓娅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11-12 01:27   https://www.yybnet.net/

认真观察东坡盘陀坐像小样的赵汉儒。

核心提示

东坡盘陀坐像自诞生以来,赢得了国内外苏东坡粉丝的一致称赞,大家都很好奇,这么伟大的艺术作品究竟是怎么诞生的?本报记者找到了当年参与建设东坡盘陀坐像的人,请他们分享这背后的故事。

古建专家回忆东坡盘陀坐像建造始末

为了追溯当年东坡盘陀坐像建造时的故事,近日,本报记者找到了三苏祠博物馆古建专家赵汉儒。他已经76岁了,皱纹已经爬满了他的额头,但一谈起与东坡盘陀坐像的事儿,他就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赵汉儒坦言百废待兴的三苏祠需要重塑三苏父子像,以此传承三苏文化,让喜爱三苏父子的人们有精神寄托。三苏父子享誉古今中外,粉丝非常多,塑像要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赵汉儒回忆,经过长时间的筛选,三苏祠将目光聚焦到了雕塑家赵树桐,他在刘文彩庄园创作的现代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是为三苏父子塑像的最佳人选,而赵树桐也是三苏父子的忠实粉丝,欣然答应了邀约。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赵树桐完成了三苏父子像,同时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要为苏东坡创作一座单人像。”赵汉儒介绍,对于赵汉儒的提议,三苏祠欣然同意,并全力配合赵树桐老师创作,而他也是当年参与者之一。

“赵树桐非常认真,他从盘陀坐像碑上得到了创作灵感,为了更好地展现苏东坡的气质,他在三苏祠里的不同位置进行了现场勘查,最终确定将盘陀坐像修在披风榭前北面的莲池中央。”回忆起当时赵树桐为修建盘陀像所付出的心血,赵汉儒仍对此仍敬佩不已。他清晰地记得赵树桐还提供了盘陀坐像的几种观赏路径:第一种观赏办法是站在披风榭里看盘陀坐像,就像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非常怡然;第二种观赏办法是在百坡亭看盘陀坐像,盘陀坐像好像就在百坡亭之中,没有距离感;第三种观赏办法是在瑞莲亭看盘陀坐像,这样一来,视野更加宽阔。

选定好东坡盘陀坐像的位置后,赵树桐就开始创作了,赵汉儒说,原本是打算用花岗岩来雕塑,但是当时由于资金不足,再加上很难找到体积合适的花岗岩,所以赵树桐决定用一种创新的手法来塑造盘陀像。于是,赵汉儒陪同赵树桐一起去成都买了绿色、灰色、红色的三种石头,经过多次调配,终于调成了颜色大体上是红色的,其次又经过了塑造模型,经过特殊防水处理,分解石膏,将石墩和下半身做挖空处理,用水泥凝固缝合后,用斗斧进行进行面上处理……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一座最传神、最具有皓然之气的东坡盘陀坐像诞生,赢得了国内外苏东坡粉丝的一致称赞。

时光飞转,到了1997年,为了庆祝苏东坡诞辰,受市民政局委托邀请,赵树桐做了东坡盘陀坐像小样,作为赠送给参会嘉宾最珍贵的礼物。

新闻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 发展新经济 成都要培育原创IP名片

昨日,成都市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成都平原经济区多座城市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先后签订合作协议,意味着成都新经济正在向知识产权发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坡盘陀坐像背后的故事 实习生 骆卓娅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