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发布 制图/杨仕成
11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悉,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租赁市场、住房保障三项“五年规划”正式出台,其中《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下称《规划》)对成都房地产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规划。
按照《规划》的总体目标,房地产业增幅将与GDP基本同步,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6%之间;成都市5年内将新建城市房屋2.7亿平方米,其中住房160.6万套、1.7亿平方米,确保“商品房供应量充足”。5年后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平方米左右。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雅儒
优化区域布局 东西南北中规划各不相同
《规划》围绕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科学规划不同区域商住比例也有所不同。
其中,“东进”和“南拓”区域,立足于支撑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增加新建商品房供应规模,适度超前、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西控”区域,立足于生态保护和改善宜居环境,控制房地产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北改”区域,立足于旧城有机更新和新区建设,保持房地产供应规模,稳定房地产业发展。“中优”区域,立足于降低开发强度、建筑尺度、人口密度和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减少房地产开发建设总量,控制新征土地上市规模,优先保证棚户区改造等旧城改造存量土地上市出让,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控制建筑容积率,促进人口有序疏解。
具体实施中,成都市将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节奏与商品住房销售周期挂钩,针对“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等区域,实行差异化供地节奏把控。以东进为例,商品住房销售周期连续三个月超16个月,将暂停供应,中优区域连续三个月超过12个月也将实行暂停供地。
调整住房结构 主要满足改善性需求停建“公寓”
《规划》明确,将支持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大套型、高品质商品住房,主要满足改善性需求,确保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户均住房套数不过快增加。同时严格执行住宅建筑规范,停止新建“公寓”类生活单元,确保居住品质。
二手房方面,将进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引导首次置业住房需求通过购买二手住房解决住房问题,稳步提高二手住房在住房交易市场中的份额,以2018年为例占比达到37%。
同时,成都市还将整合市属国企资源组建国有房地产投资运营公司,负责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拆迁安置房等政策性住房和功能性地产建设。市场供求偏紧、房价上涨幅度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时,国有房地产投资运营公司加大住房建设和房源筹集力度,以市场方式向被拆迁居民和保障对象定向出售、出租,全面满足需要。市场供过于求、商品住房库存偏高时,国有房地产投资运营公司可向社会采购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作为储备房源。
在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中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以货币补偿为主,鼓励被拆迁居民和住房保障对象通过市场自主购买、租赁住房。
遏制投资投机 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五年,成都市还将进一步健全市场调控机制。以供求关系为导向,因区施策,实行差异化调控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遏制投资投机炒作,引导需求稳步释放,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商业地产方面,成都市将鼓励商业办公用房业主积极引入卫生医疗、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养老健康等带有民生和基本配套属性的功能性产业。政府可通过购买、租赁商业办公用房的方式解决社区用房、医院、学校等公建配套。
此外,成都市还将积极引进全国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来成都市发展。预计到2021年,培育1-2家本土房地产拟上市企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着力打造一批亿元级、超大型、全国性品牌物管企业。到2021年,实行物业服务的房屋面积占比达到75%以上。
最后,成都市再次明确将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成都市房建工程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20%。稳步推广成品住宅,到2021年底,新开工商品住宅(3层及以下低层住宅除外)中,中心城区成品住宅面积比例达到100%,成都市成品住宅面积达到90%。
/保障五年规划/
2021年底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11月15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下简称《保障规划》)明确提出,从2017-2021年,全市新建住房1700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含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1192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及拆迁安置房5076万平方米。
《保障规划》透露,将通过货币化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新增解决13.6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到2021年底全市共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政策方面,采取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保障规划》明确了通过向高端人才和产业人才实施5年租住人才公寓、5年后可按照原市场价格购买,租住产业园区配套住房、人才驿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安居。
《保障规划》还提出,将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目标是到2021年,全市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50万件,总面积3800万平方米,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企业达到55家。
具体实施方面,成都市要求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赁住房,鼓励开发企业筹集建设租赁房源。配建租赁住房只租不售,由开发企业自持面向市场租赁等。同时还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开发企业将闲置的商业、办公用房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用于医院、养老、健康、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
基本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覆盖面和补贴标准也将扩大。引导城镇居民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公安、教育、公积金、医疗卫生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租房城镇居民提供居住证办理、子女入学、公积金提取以及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租赁五年规划/
成都个人出租住房可享税收优惠
11月15日,成都市发布的《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租赁规划》)中明确,到2021年成都租赁住房保有量将达到151万套、13627万平方米,较2017年增长25%、22%。到2021年,预计成都住房租赁销售比为28%,较2017年增加3个百分点,重购轻租的现象得到逐步改变,住房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发展局面。
《租赁规划》将保护承租人稳定居住权,对签订正式房屋租赁合同并登记备案,且连续居住每满1年的承租人,给予一定入户积分奖励。《租赁规划》提出,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收入按照1.5%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可按照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允许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的,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落实国家对个人住房租赁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新闻推荐
堆积如山的待发快递今日灌云微信公众号图“订单量排得非常挤,补货的单子也很多。”这个双十一,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90后”创业者雷丛瑞很忙。其主营业务是情趣内衣,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是当地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