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原地产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发布租赁新政策的城市已超50个,包括国家确定的12个租赁试点城市。各地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吸引各类市场主体竞逐。伴随高中低端多元化产品的持续入市,租赁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各方心态已开始发生变化,租金可议价的空间扩大,租户的选择日渐增多。
鼓励租赁企业做“大”
金融支持也很给力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看,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房屋租赁企业已成共识,也就是企业要做得够“大”。一些城市为加大对住房租赁企业支持力度,在金融支持方面也很给力,以缓解租赁机构“融资难”。
沈阳提出,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享受降低商品房预售许可门槛、降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等鼓励政策;合肥、厦门和郑州均表示支持房屋租赁企业通过合并重组做大做强;杭州和成都表示,将扶持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不少城市明确提出培育规模企业的量化目标。如杭州提出,选择15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品牌的住房租赁企业作为专业化住房租赁试点。成都和沈阳均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和发展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不低于50家。
上海、杭州和武汉提出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政策;成都和杭州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提供发行债券、票据、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等服务。
近日,首单央企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议通过。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也陆续宣布给予住房租赁金融支持。
租赁市场成“蓝海”
开发商、机构大举涌入
目前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正从单一的开发销售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全国排名前30位的开发商中,已有60%以上开始布局长租公寓市场,旭辉领寓、龙湖冠寓、万科泊寓等已形成一定规模。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长期持有的部分房源用于市场租赁。上海龙湖总经理温介邦透露,目前在上海获得的20个项目中,有6个是上海龙湖自持的物业项目。
旭辉领寓提出5年内集中式公寓数量将超过20万间;万科则计划年内在全国布局10万间长租公寓……
龙头房屋中介也开始拓展租赁业务。我爱我家旗下长租公寓品牌“相寓”,房源从10万套增长至16万套。链家旗下“自如”的房源管理规模也已突破40万间,年租金收入约90亿元。
或“零溢价”拿地,或与长租公寓运营企业合作开发,作为新生力量的国有租赁企业也加入了这个市场;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则利用大数据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官方租赁平台,探索“信用租房”。
长租公寓持续入市
租户选择更多元化
市场主体的增加,促进了长租公寓的持续供应,租户的选择也日益多元;住宅销售市场“走低”,也使得存量房源“由售转租”,这一系列变化正在改变市场各方的心态。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海中高端租赁房源的平均成交周期由2周延长至1个月,不少房东主动降租金5%以上。“业主心态的转变带来了租赁市场房源供应的增加,从而缓解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平抑了租金价格。”旭辉领寓国际副总裁高杰说。
一边是市场供应增加,另一边租户的眼光也开始变得更挑剔。记者走访发现,新增租客中除了暂缓购房者外,也有追求租赁消费升级的人群。
“虽然租金高了点,但长租公寓配有安保系统、专职管家、保洁、家居维护、代收快递等服务,还有定期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租住上海柚米国际社区的自由投资人张君朝说,“这是传统民宅提供不了的。” (新华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舒琴)近日,来自北美的7支生命科学领域一流创业团队,随中美企业(波士顿)创新中心一起空降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的蓉漂茶馆,通过项目路演和一对一洽谈,与成都高新区的百余家优秀企业和投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